这首诗以“乌撒题画四绝(其二)白头翁”为题,由明代诗人程本立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乌蛮天边万里,秋风萧瑟,客旅之人鬓发斑白的画面,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首句“乌蛮天万里”,以“乌蛮”点明地点,暗示辽远与苍茫,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背景。接着,“客鬓不禁秋”一句,笔锋一转,将视角聚焦于人物——一位旅居异乡的客人,其鬓发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显眼,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和时光的无情。
“自在高枝鸟,胡为也白头。”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由飞翔的鸟儿与鬓发斑白的客人相对比。鸟儿虽在高枝上自由自在,却也不免白头,暗喻人虽有追求自由的心,但终难逃岁月的侵蚀,无法避免老去的命运。这种对生命短暂、自然规律不可违抗的深刻洞察,使得诗歌情感更为丰富,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物形象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命运之间矛盾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