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有僧自望华亭来迎且请诗

方自华峰下,何劳更望华。

山僧援故事,要我到渠家。

自谓游已至,那知望转佳。

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归途有僧自望华亭来迎且请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归途中偶遇僧人的情景,以及僧人邀请诗人前往其住处的经过。

首句“方自华峰下”,诗人刚从华峰脚下出发,暗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何劳更望华”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见到华峰的期待与满足感,似乎在说,已经见过华峰,无需再特意去寻找它。

“山僧援故事,要我到渠家”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僧人的热情与周到。山僧援引前人的故事,邀请诗人到他的住处,显示出僧人不仅好客,还懂得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礼节来招待客人。

“自谓游已至,那知望转佳”这两句,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旅程中意外惊喜的感慨。原本以为旅程已经到达终点,但遇见僧人后,心情反而更加愉悦,这种转变体现了旅行中的意外之喜和心灵的触动。

最后,“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以饮酒后的醒酒过程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如同饮酒后需要茶来解酒一样,诗人经历了旅途的疲惫与兴奋之后,此刻的心灵需要宁静与平和,而僧人的邀请正好给予了他这样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行中的偶然相遇带来的美好情感,以及人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心灵感受。王守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将旅途中的小插曲转化为富有哲理的诗歌,体现了他对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无相寺金沙泉次韵

黄金不布地,倾沙泻流泉。

潭净长开镜,池分或铸莲。

兴云为大雨,济世作丰年。

纵有贪夫过,清风自洒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其一)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

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茆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其二)

野人权作青山主,风景朝昏颇裁取。

岩傍日脚半溪云,山下声声一村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其三)

天池之水近无主,木魅山妖竞偷取。

公然又盗山头云,去向人间作风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