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前往张女郎神庙祭祀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自然美景与庙宇的庄严氛围。
首句“汧水北,陇山东,汉家神女庙其中”,点明了地点,将神女庙置于汧水北岸、陇山东麓的秀丽环境中,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背景。接着,“寒食尽,清明旦,远近香车来不断”描绘了清明节前后,从四面八方赶来祭祀的人群,香车络绎不绝的热闹场景。
“飞泉直注漴道间,大岫横遮隐天半”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神庙周围的自然景观,飞泉潺潺,大山横亘,增添了神秘与庄重的气息。“花正新,草复绿,黄莺现见千木”则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新花盛开,绿草如茵,黄莺在林间飞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汧流括,古树攒,陇坂高布云族”进一步描绘了神庙周边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水流环绕,古老的树木聚集,高耸的山峦仿佛与云朵相连,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水清灵,竹蒙密,无匣仙潭难延碧”则通过水、竹、潭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神秘的氛围。
“谈楼阁,人画成,翠岭山花天绣出”描绘了庙宇建筑的精美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楼阁与自然融为一体,如同天上的锦绣画卷。“尘冥寞,马盘桓,争奔陌上声散散”则通过马匹的活动,表现了庙会的热闹与欢乐气氛。
最后,“公子王孙一队队,管弦歌舞几般般”描绘了贵族们前来祭祀的场景,他们成群结队,伴随着音乐舞蹈,展现了节日的盛况。“酌醴醑,补锦筵,罗帏翠幕奄灵泉”则描述了祭祀仪式中的宴饮与装饰,充满了仪式感和庄重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和祭祀活动的热闹场景,也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