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蒲涧至廉泉洞寻郑仙鹤舒台作

七月廿四廿三日,广人倾都东门出。

菖蒲涧中漱寒泉,共寻郑公炼丹室。

传闻此日鹤舒翼,安期上仙就仙职。

秦皇苍苍向烟雾,东使少君求不得。

玉舄何年留阜亭,蒲花紫茸含秋馨。

越人祈子每双乳,高禖此地惟仙灵。

水帘半遮大岩口,松柏数株老猿守。

锦幡争答白花男,珍果竞怀红粉妇。

仙人拇迹履纷纷,触破苔痕生白云。

生儿我欲生高士,似我迷花不事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末清初时期,于农历七月初二、初三日,与众人一同前往广州东门外的菖蒲涧,探寻传说中的郑公炼丹室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首句“七月廿四廿三日,广人倾都东门出”,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描述了人们在特定日子聚集的情景。接着,“菖蒲涧中漱寒泉”一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菖蒲涧中泉水清澈、寒气袭人的景象,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共寻郑公炼丹室”则引出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古代炼丹术士郑公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传闻此日鹤舒翼,安期上仙就仙职”两句,通过传说中的鹤展翅飞翔、安期生升仙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仙人生活的向往。

“秦皇苍苍向烟雾,东使少君求不得”两句,通过对比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的失败,与仙人安期生的得道成仙,反映了对生命永恒追求的复杂情感。

“玉舄何年留阜亭,蒲花紫茸含秋馨”描绘了历史遗迹的遗存,以及菖蒲花在秋天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和谐共生。

“越人祈子每双乳,高禖此地惟仙灵”则引入了民间信仰,通过越人对生育的祈愿,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水帘半遮大岩口,松柏数株老猿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山林景象,水帘轻垂,松柏苍翠,老猿悠然自得,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锦幡争答白花男,珍果竞怀红粉妇”通过描绘山中庆典的热闹场面,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庆祝。

最后,“仙人拇迹履纷纷,触破苔痕生白云”一句,以仙人足迹踏过苔痕,云朵随之生成的想象,将整个场景推向了高潮,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生儿我欲生高士,似我迷花不事君”表达了诗人希望后代能成为品德高尚之人,自己也愿意像花一样自由自在,不被世俗束缚的理想追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还蕴含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永恒的思考、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黄山五松歌

松兮松兮龙之宗,龙不为龙乃为松。

松作女萝缠一石,石为松困难成峰。

倒生下垂几千仞,松头生在青芙蓉。

龙渴下饮髯拂水,一者横卧当石淙。

一者破石石腹裂,石为之母胞胎重。

石无窍穴松久孕,横枝千载乃穿胸。

松胶石漆日坚固,松身长大石无缝。

石兮乃有松为子,石生石养无土壅。

龙性从来不见石,石即泥土恣所冲。

人间但见松变怪,岂知是龙不可踪。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题西子祠

苧萝村中祠西子,苍梧城外祠绿珠。

湔裙一派美施水,得似双角井泉无。

子胥鸱夷浮江水,夷光乃亦浮五湖。

亡吴之罪亦足蔽,与诛妲己皆良图。

可惜吴亡不自死,下同紫玉在黄垆。

夫差得尔一相殉,魂魄至今娱姑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细月歌

有天将军名太白,尝配明月逐月魄。

小儿不识是长庚,唤作细月笑宾客。

青莲小时月不识,白玉之盘向空掷。

谓瑶台镜亦不然,镜岂有轮大十尺。

太白之星诚易知,穿入月中苦蛮夷。

太白高兮中国利,金星但愿出毋卑。

汝今夜夜拜太白,朝朝启明起莫迟。

启明多拜得聪慧,长庚更与命长宜。

形式: 古风

乌江吊项王

力拔山兮天下雄,气盖世兮乃无终。

王以天下兮三让,不然汉高无大风。

一让兮不杀沛公,鸿门不追至军中。

始驱除兮终拱手,禅授之德真重瞳。

再让兮不都关中,天府捐弃咸阳宫。

故乡彭城不忍舍,鸿沟为界来相攻。

三让兮不渡江东,江东吴越地未空。

八千子弟倘复起,夫差句践霸可同。

江涛怒兮水倒立,大野吹兮多落枫。

时不利兮骓一蹶,天之亡我命当穷。

死生与虞同一命,蛾眉血兮溅衣红。

王多情兮不负季,视季亦与虞兮同。

还定三秦忽失约,季负王兮季非忠。

不杀义帝季亦杀,三军缟素欺愚蒙。

英雄岂必皆好信,势便逐利如转蓬。

三杰不言复雠事,董公遮道计殊工。

吴芮不杀王不服,弑君之贼乃有躬。

义帝无后汉不立,汉之寡恩诚不聪。

英雄成败两不义,谁言天授非人功。

吁嗟,谁言天授非人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