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天兴车尘渍衣数寸过漳市购得六朝唐人诗词夜半读之

闽山十日总无奇,偶破尘情赖有诗。

每爱谢陶能作我,独推李杜不相师。

风云句老成残蜕,花月题删减旧痴。

韵语今宵休读尽,几多无字道旁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辅畿所作,名为《归自天兴车尘渍衣数寸过漳市购得六朝唐人诗词夜半读之》。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古代诗词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见解。

首联“闽山十日总无奇,偶破尘情赖有诗”,诗人以闽山十日的平凡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诗歌成为了他精神寄托的源泉。这里的“尘情”指的是世俗的情感和欲望,而“诗”则象征着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颔联“每爱谢陶能作我,独推李杜不相师”,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他喜爱谢灵运和陶渊明的诗作,认为他们的作品能够反映自我,表达真我;同时,他推崇李白和杜甫,但并不完全效仿他们的风格,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学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颈联“风云句老成残蜕,花月题删减旧痴”,通过描绘风云变幻的诗句如同生命的蜕变,以及花月题材的诗作经过删减后去除了过去的痴情,暗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的理解。风云句代表了诗歌的激昂与变化,花月题则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美好,而“老成”与“删减”则体现了诗人对作品不断打磨和完善的态度。

尾联“韵语今宵休读尽,几多无字道旁碑”,诗人提醒自己今晚不必读尽所有的韵语,因为世间还有许多未被记录的智慧与故事,如同路边的无字碑一样,蕴含着深邃的意义。这既是对古代文学的致敬,也是对生活经验与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以及生活哲理的独特感悟。通过对比古代文人的作品与自己的创作,诗人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收录诗词(157)

郭辅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题四首(其一)

春寒小院似深宫,却笑闺情拟未工。

愁种迸生冬后笋,远书疏断夜来钟。

生憎月色团圞白,更妒桃花自在红。

何必天涯方是别,合欢床外即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无题四首(其二)

年来多病总情魔,编得新词付雪歌。

无据灯花将夜去,有心蕉叶奈春何。

仙人亦慕私奔乐,我法当严薄幸科。

一万二千修月户,是谁学侠窃嫦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无题四首(其三)

秋云曲曲瘦如眉,玉露初寒叹别离。

鹦鹉杯前曾细语,芙蓉江上只相思。

泪摇烛影风先觉,梦到君身月已知。

枕畔温柔真隔世,坐花微笑是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无题四首(其四)

玉镜台前玉手分,黄莺花里骂离群。

能传笑语惟凭月,欲访寒暄只遣云。

欢梦化为含笑树,泪痕染作石榴裙。

销魂不敢窥芳草,满眼春光总忆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