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名为《萧惠长先生以四十一寿诗见示,和韵祝之(其九)》。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萧惠长的深厚情谊与真挚祝福。
首句“薄宦羊城二十年”,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在广州共事的时间之长,暗示了深厚的友谊基础。接着,“此邦文物乐周旋”描绘了在文化丰富的广州,两人共同参与各种活动的愉悦情景,体现了他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精神上的相互支持。
“他乡又结苔岑谊,永日长牵翰墨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友情的深厚与持久,无论身处何地,友情如同墨香一般,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里“苔岑谊”比喻友情如山石间生长的苔藓,虽不起眼却坚韧不拔;“翰墨缘”则指文墨之交,即通过文学艺术而结下的深厚情谊。
“唾手功名成竖子,抽身簪组让时贤”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放弃世俗功名利禄,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赞赏。这里的“唾手功名”比喻轻易获得的功名,而“竖子”则轻蔑地称呼那些追逐功名之人;“簪组”则是古代官吏的服饰,象征官职,此处用以表示友人选择退隐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当筵慷慨歌当哭,我亦怜君且自怜!”这两句情感饱满,既是对友人的深切同情,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在宴会上,面对友人的离别或困境,诗人既为友人感到悲伤,也为自己的命运而自怜,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生活态度、个人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真挚的祝福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