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岁末访问建陵时的心境与感慨。诗人以“散带慵趋府,焚香爱掩关”开篇,通过“散带”和“焚香”这两个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这位官员对官场的疏离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不愿匆匆忙忙地赶往官府,而是喜欢在家中焚香静坐,享受片刻的安宁。
接着,“无心交贵幸,有道在清閒”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价值观。他不追求与权贵结交,认为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发弩何须中,脂车只合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征战的反感。他认为,发动战争并非为了胜利,而应追求和平与回归。这里的“发弩”和“脂车”分别象征着战争的准备与行军,诗人主张放弃这些不必要的争斗,回归平静的生活。
最后,“无端成小草,不敢见青山”两句,诗人自比为“小草”,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官场却心怀隐退之意,不敢直面自然之美,暗含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