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汝德还蜀

两地八千里,忍看生别离。

最知忧道切,不是爱山痴。

晚雨虽微急,晨光本自熹。

明年二三月,正是望君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邹智所作的《送刘汝德还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汝德长途跋涉返回四川的深深忧虑和不舍之情。首句“两地八千里”,描绘了两人相隔遥远的距离,传达出离别的沉重感。次句“忍看生别离”直接点明了分别的痛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最知忧道切”一句,诗人强调自己深知刘汝德此行的艰难和道路的险峻,这里的“忧道切”不仅是对路途的担忧,也是对友人前途的关切。接下来,“不是爱山痴”则暗示了诗人并非单纯喜好山水,而是因为关心朋友才显得如此忧虑。

后两句“晚雨虽微急,晨光本自熹”,通过晚雨和晨光的变化,寓言了友人旅途中的坎坷与希望,晚雨虽然微急,但预示着黎明的曙光即将到来。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期待作结,“明年二三月,正是望君时”,表达了对来年相聚的期盼,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又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希冀,具有深厚的友情内涵。

收录诗词(123)

邹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秋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号:立斋
  • 籍贯: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
  • 生卒年:1466—1491

相关古诗词

寿祖母

天开当子月,祖寿起寅年。

善本殷勤积,家惟澹泊传。

乾坤尧舜禹,日月坐行眠。

遥忆高堂上,冰桃似水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训导之官

先生万人杰,起自锦江滨。

天上逢尧舜,人间养凤麟。

淳风千古吹,化雨一番新。

国朝青史上,有传表儒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上林春色(其一)

今年春色早,惟有上林先。

蛰起惊雷下,冰消杲日前。

枯株扶冉冉,嫩草踏芊芊。

东风随处到,造化本无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上林春色(其二)

今年春色丽,惟有上林明。

暖日崇桃映,疏星积李横。

碧鸡临水舞,黄鸟逐人鸣。

东风随处点,造化本无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