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其十八)

精神不异貌难同,有意为奇未必工。

牛首蛇身人嚇走,应无俎豆拜羲农。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论文(其十八)》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比喻,探讨了艺术创作与表现之间的关系。

首句“精神不异貌难同”,以“精神”与“貌”对比,指出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与外在形式虽可能相似,但因表达方式和角度不同,最终呈现的效果截然不同。这强调了艺术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次句“有意为奇未必工”,则进一步阐述了创新与技巧的关系。诗人认为,虽然追求独特和新颖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动力,但仅仅为了追求奇特而忽视了技艺的精炼和完善,往往难以达到真正的艺术高度。这里强调了艺术创作既要敢于突破常规,又要注重技艺的锤炼。

后两句“牛首蛇身人吓走,应无俎豆拜羲农”,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将艺术作品比作“牛首蛇身”的怪异形象,暗示那些过于奇特或不合常规的作品可能会让观众感到惊恐或不适。同时,“俎豆”是中国古代祭祀时摆放祭品的器具,此处借指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膜拜。“羲农”则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伏羲和神农,象征着传统艺术的源头。这两句表达了对艺术创新与传统之间关系的思考,即在追求新奇的同时,不应完全摒弃传统,而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艺术创作中形式与内容、创新与传统关系的探讨,展现了黄人在艺术理论上的独到见解,鼓励艺术家在创作中既要勇于探索,又需尊重传统,实现艺术的真正价值。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文(其二十)

摩挲敝帚泪纷纷,后世何人定我文。

自赏自评终痛快,胜他古鬼唱秋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论诗(其一)

兀坐长鲸挽逆流,龙门太小不能收。

斗牛剑气无人识,埋没丰城二百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论诗(其二)

换羽移宫海水枯,云璈一曲世间无。

天孙谪嫁知无奈,长抱支机忆故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论诗(其三)

吞声野老意如何,南海明珠化泪多。

逐鹿中原无赤帝,真王反让老夫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