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高阳台》由清代诗人戴延介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情感画卷。词中以“钿合”、“梳奁”等物象开篇,巧妙地将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通过“唤玉招香”、“者番判醉红螺”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五湖心事三生约,奈量珠、十斛还多”,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过往承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的感慨,以及对无法实现的心愿的无奈与痛苦。紧接着,“只匆匆,过眼惊鸿,瞥影如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逝、美好易逝的主题,将主人公的思绪与自然界的快速变化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横塘七里相思水,悔重寻花影,携酒迟过”这一段,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具象化,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而“凤泊鸾飘,而今绮思消磨”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情感状态的变化,从曾经的热烈到如今的消沉,情感的跌宕起伏跃然纸上。
最后,“西湖圆合鸳鸯梦,载春归、可倚新歌”两句,似乎在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憧憬的画面,但紧接着的“怅尊前,游倦樊川,双鬓先皤”又将这种希望瞬间拉回现实,揭示了主人公面对岁月无情、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而言,《高阳台》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