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鹿苑寺

游遍湘西山,晚至鹿苑寺。

平冈列城郭,长松肖兵卫。

入门尤清凉,读碑辨往事。

乃知阿育王,曾此藏舍利。

浮屠当殿阴,令人竦瞻视。

宝网敷金云,倏忽变苍翠。

僧云秋杪时,月静甘露坠。

大觉去无踪,山祗自灵异。

白鹿不我逢,残花在岩际。

居者多寿老,安禅信无累。

筇衲为生涯,心不坠情伪。

源源听法语,陶陶袭和气。

簪绅胡为乎,顶踵缚忧愧。

愿从彼上人,预闻第一义。

烦心沃醍醐,顿悟超十地。

聊为鹿苑吟,清梦不成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湘西山地,最终到达鹿苑寺的所见所感。首句“游遍湘西山,晚至鹿苑寺”点明了行程与目的地。接着,“平冈列城郭,长松肖兵卫”以平缓的山丘与挺拔的松树,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进入寺庙后,“入门尤清凉,读碑辨往事”,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通过阅读碑文,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

“乃知阿育王,曾此藏舍利”一句,将视线拉回古代,提及阿育王在此处藏舍利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随后,“浮屠当殿阴,令人竦瞻视”描绘了寺庙建筑的雄伟与庄严,让人心生敬畏。“宝网敷金云,倏忽变苍翠”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景。

“僧云秋杪时,月静甘露坠”描绘了秋末月夜的宁静与祥和,甘露的滴落更添几分禅意。诗人感慨于“大觉去无踪,山祗自灵异”,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敬仰与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白鹿不我逢,残花在岩际”一句,以白鹿未遇、残花犹存,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最后,“居者多寿老,安禅信无累”赞美了寺庙中僧人们的长寿与内心的平静,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

“筇衲为生涯,心不坠情伪”表明了僧人们以竹杖、袈裟为生活,心灵纯净,不被世俗情感所束缚。“源源听法语,陶陶袭和气”描绘了僧人们不断学习佛法,内心充满和谐之气的情景。

“簪绅胡为乎,顶踵缚忧愧”是对世俗社会中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愿从彼上人,预闻第一义”表达了诗人希望跟随高僧,深入领悟佛法的愿望。

“烦心沃醍醐,顿悟超十地”形容了通过佛法的洗礼,心灵得以净化,达到超越凡尘的境界。“聊为鹿苑吟,清梦不成寐”则是诗人对这次旅行体验的总结,虽未能入眠,但心中充满了对鹿苑寺的深深敬仰与感悟。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游华阳洞阻雨

此洞昔无闻,人迹固稀到。

一昨紫微游,刻石记所好。

遂令天下知,游者争欲造。

我方佩县印,事閒慕高蹈。

联镳二三子,并坚松柏操。

樽罍薄携持,丁壮却前导。

行行逼崖巅,紫翠射襟帽。

方疑攀郁萝,又若堆海潦。

石门未及窥,忽值山雨暴。

风云暗衢路,雷电拆岩峤。

苍黄仆夫语,踊跃猿猱叫。

黄泥濡衣裳,安得白日照。

初游成欢愉,中险触愤懊。

佛舍距几何,望望目睛眊。

击镫促疲马,十步九攲倒。

登堂亟就榻,释子数相劳。

寻幽尚龃龉,处世信难料。

暂眠稍苏息,起坐复悲啸。

宁非山鬼护,不使俗客眺。

桓桓翠琰文,愈读愈精妙。

名由今日新,迹入万古耀。

骐骥步莫追,驽骀志弥劭。

犹期六月来,散发避炎燎。

一雨路阻绝,何以为壮少。

归欤歌芜词,聊为起同调。

形式: 古风

夏日游环碧亭

登山得斯亭,佳宾幸过从。

取笋苍玉林,置酒黄金钟。

愿言寿而康,泰运宁易逢。

孔孟陟三事,尧舜乘六龙。

民财皆辨析,田壤仍登丰。

关关禽声和,剪剪木影浓。

濯足就绿水,披衣揽清风。

微吟百忧散,达道千古同。

诸君况才豪,如罴复如熊。

莫辞烂醉归,皓月还生东。

形式: 古风

和颖叔丁山黯字

寒日少晶光,山色亦惨惨。

瀑泉冻不飞,啼鸟声顿减。

传呼绣衣来,僧鼓击坎坎。

石坐无毡裀,团团织蒲菼。

比为泉石游,固已慕清淡。

爱君神采莹,皎若白玉鉴。

一登林际亭,毫发无遗瞰。

勇起发孤唱,四坐噤莫阚。

君辞如太羹,我语效盐咸。

卷旗促降敌,贤将释不斩。

虽生已包羞,铅刀竟谁錾。

却读道旁碑,往事增新感。

功名能几何,回首岁时暂。

胡为夺浩气,百忧煎一胆。

趋时既迍邅,独往固勇敢。

白云无人争,皓月从我揽。

开樽直一醉,莫惊别袖掺。

明发何所思,龙断坐汲黯。

形式: 古风

和梅谦叔丁山吃字

腊月衣未绵,两股冻成疾。

谁复为我扶,平步时时蹶。

文章那更论,精魄恐坠失。

缘何御史君,相招傍寒日。

迤逦造林泉,尘坌为披拂。

霓幡云外垂,石虎草间出。

深门窥泬漻,拱木递萧瑟。

丹青与老碑,遗事知彷佛。

僣迹已榛芜,新游论胶漆。

主人才何如,骥足千里逸。

梅君南昌后,襟韵犹凄溧。

刘子亦可奇,彖象久精诘。

顾予最空疏,百辨今已吃。

谤言来戈矛,自量几不密。

终甘首阳饿,岂效操瓢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