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归

三旬通仕籍,六旬始归田。

中间立朝日,未尝淹三年。

拙宦分自定,遁世性所便。

每怀五湖志,愿栖一壑坚。

飞鸟脱笼中,游鱼归故渊。

岂诚异时好,所好各有专。

驱逐车马尘,何如松竹间。

晨起日三商,夜坐月一天。

静默契神理,夷犹玩简编。

所务愿不违,至人乐已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始归》是明代文学家高攀龙所作,表达了诗人从官场回归田园的心境与追求。

首句“三旬通仕籍,六旬始归田”,描绘了诗人从年轻时步入仕途,到年老时决定辞官归隐的过程。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着,“中间立朝日,未尝淹三年”表明在为官期间,诗人并未长时间停留于官场,暗示了他对于官场的不适应或不满。

“拙宦分自定,遁世性所便”则透露出诗人认为自己的仕途选择是出于本性,而选择隐退也是出于内心的需要,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每怀五湖志,愿栖一壑坚”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

“飞鸟脱笼中,游鱼归故渊”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的状态,如同飞鸟挣脱笼子,游鱼回到熟悉的水域。

“岂诚异时好,所好各有专”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不必强求一致,诗人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驱逐车马尘,何如松竹间”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向往,宁愿生活在松竹之间,享受宁静的生活。

“晨起日三商,夜坐月一天”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生活状态,早晨迎接日出,夜晚仰望满天星斗,生活节奏变得悠闲自在。

“静默契神理,夷犹玩简编”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通过阅读书籍来寻求精神上的满足。

最后,“所务愿不违,至人乐已全”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追求能够与内心的理想相契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至人”,达到身心愉悦的最高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高攀龙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过程,以及他在回归自然生活后的内心感受和追求,充满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154)

高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字:存之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2年 - 1626年

相关古诗词

三月三日棠林修褉

良辰维上巳,选胜遵水侧。

灌木翳繁阴,原畴免登陟。

长川羡游鳞,高云睇归翼。

羽觞催莫停,阳乌渐西匿。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七里滩作

双笳引綵舟,鸣榔下建德。

既经渔浦口,还望定山色。

沿流苦奔峭,入峡惊偪仄。

寓目恣游观,举止罢登陟。

一酹严陵祠,清风邈难即。

如何谢人徒,于焉解徽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海东晚眺

暮春命巾车,言憩青溪涘。

徘徊芳树林,夕阳已在水。

东望穷扶桑,波涛荡地纪。

日月互吐吞,云霞幻奇诡。

天吴昼不发,珠母宵疑徙。

岛屿急楼船,春畴閒耒耜。

鲸浪几时平,渔歌处处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席上怀东明先生时患足疾

颢景霁秋旻,时蘤扬素萼。

言将物外群,遂果林中诺。

郊馆既阴森,风期亦恬漠。

葵烹露叶鲜,竹亚霜枝弱。

气肃翩来鸿,天空唳栖鹤。

昼恧阳晷迁,宵厌华灯灼。

如何平生交,沈疾阻欢谑。

汉阴息机械,墙东养寂寞。

安得待君閒,盈觞共斟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