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二首(其一)

江南饶暖衣絺绤,今岁春寒人未识。

溪流冰合地成拆,一月三旬雪三尺。

去年大潦民无食,子母生离空叹息。

只今道路多横尸,安忍催科更诛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江南地区异常严寒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民生的困苦。诗人郭祥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极端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句“江南饶暖衣絺绤”,意为江南本应温暖,适宜穿着轻薄衣物,然而接下来的描述却揭示了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巨大反差。“今岁春寒人未识”点明今年春天异常寒冷,人们尚未察觉这一变化。接着,“溪流冰合地成拆,一月三旬雪三尺”描绘了冰封溪流、积雪深厚的景象,形象地展示了严寒的程度。

随后,诗人转向社会层面,指出去年的大水灾导致百姓无食,家庭成员被迫分离,充满了悲痛与无奈。“只今道路多横尸,安忍催科更诛殛”则揭露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官府仍不体恤民情,继续催缴赋税,加重了民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更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和苛政下的悲惨境遇,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苦寒行二首(其二)

下溪捕鱼一丈冰,上山采樵三尺雪。

人人饥饿衣裳单,骨月相看眼流血。

乾坤失色云未收,雕鹗无声翅将折。

官仓斗米馀百金,愿见春回二三月。

形式: 古风

武夷行寄刘侍郎

平生爱仙山,最闻武夷好。

千峰巑岏月倒挂,万木阴森春不老。

群仙浮舟出寥廓,未济明河半空泊。

世人可见不可攀,静夜天风吹宝乐。

须信仙家日月长,尘埃下土空茫茫。

贤愚得失竟何益,坐十绿发催秋霜。

人感感悟有谁早,丈人寻真归故乡。

故乡宅在武夷址,山势回环碧城起。

仙棋一局一番春,几见桃花满流水。

他年功成趋帝阙,醉唤常娥拥明月。

照开三十六洞天,玉树瑶花恣攀折。

丈人之乐其无央,我今欲往亲在堂。

侧身南望未能到,耿耿寸心思梦长。

形式: 古风

姑熟堂歌赠朱太守

姑熟太守真贤豪,洗涤弊垢明官曹。

民閒吏竦郡无事,华堂新构临江皋。

朱檐斜飞傍星汉,碧瓦不动蟠鲸鳌。

酿成玉液宴宾从,手提大笔降风骚。

四时景物换耳目,万古治乱评秋毫。

嗟予末坐重感激,胸中茅塞时耘耨。

山鸡卑栖竟何取,岂合鸾凤返翔翱。

紫莼茸蕨味正美,鲜鲚玉缕鸣霜刀。

为公一饮直醉倒,坐看万室皆陶陶。

谁云江南地偏小,姑熟之堂天下少。

丹湖千里浸城东,蒲苇藏烟春渺渺。

牛渚对峙凌歊台,长江倒挂天门开。

风吹玉乌亿万疋,汉兵卷甲沙场回。

有时浪止皓月满,琉璃宇宙无纤埃。

帆樯隐隐鸟飞没,渔歌细下天边来。

谢元晖,李太白,一生好作江南客。

至今遗恨人不知,孤云尚锁青山宅。

请公沥酒一吊之,听我长吟壮灵魄。

人世百年能几何,高会难逢离别多。

一朝公去调鼎鼐,斯堂永作甘棠歌。

形式: 古风

宣诏厅歌赠朱太守

使君心画天下无,构厅宣诏西南隅。

晓光初散射檐桷,夜气欲合吞江湖。

甓甃摩挲滑瑶玉,重窗窈窕明青朱。

胡生画手出前辈,素壁为写巫山图。

一条江练澄碧落,十二峰色峨珊瑚。

元猿老虎啸彷佛,长松瘦石寒扶疏。

中间皓鹤最恬淡,九霄独立形神孤。

君去班春劝耕稼,君归命客同欢娱。

三冬垂帘醉春瓮,六月静坐临冰壶。

巴笺血色洒醉笔,五字七字排玑珠。

和风匝地怨气灭,险吏缩手穷氓苏。

地随人盛古今好,姑熟自此为名区。

君不见滕王阁庾公楼,樽罍千载誇风流。

又不见宴寝一诗尚不灭,至今人道韦苏州。

噫吁嚱,四座勿歌听我歌,宣诏之名君谓何。

守臣不壅帝王泽,六合长静无干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