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碧天流月如秋否,依旧山河一镜移。

丹叶飘风散云影,青娥惯冷浴冰池。

残年两度光仍好,今夜三更睡较迟。

秪恐分身照闺怨,寒衣犹未到边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月十五夜晚月色的美丽与深邃,以及月光下自然景象的静谧与和谐。诗人以“碧天流月如秋否”开篇,将满月比作秋日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依旧山河一镜移”,以“一镜”比喻月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下山河倒映在水面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照亮,呈现出一种纯净而祥和的美。

“丹叶飘风散云影,青娥惯冷浴冰池”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秋季的景色。红叶随风飘落,云影在水面散开,青色的女子(或指月光下的女子)习惯于在寒冷的冰池中沐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人物的情感与活动,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残年两度光仍好,今夜三更睡较迟”表达了对月光的喜爱与珍惜,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月光依然美好,让人不愿早早入眠,想要多享受这份宁静与美丽。最后一句“秪恐分身照闺怨,寒衣犹未到边陲”则引申出更深的思考,担心月光无法穿透时空,无法为远方的亲人送去温暖的衣物,暗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世间的温情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月夜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时间、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叹赵烈女

残堞莫云愁欲断,几堆暴骨领锋馀。

何如完节只女子,到得收名在史书。

末俗似从浇处革,人心真见静中虚。

不知折箭还存否,好付男儿学守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颁历有作

紫殿云浮日影开,传宣分历下灵台。

蚤县象魏思周典,方信玑衡有帝裁。

虎拜班中万国在,龙飞天上七年来。

深山穷发知春到,前度斗杓惊又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夜别毛汝健集古一绝

碧天如洗夜云轻,犹与殷勤唱渭城。

莫道两京非远别,不如行路本无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别金溪

我家去君百里程,忆昔相别今几春。

去年幸接同采好,不知俱是离乡人。

君今欲归归便得,北堂健母儿循循。

我欲随君恨无翼,愿作江边飞渡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