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

橐里年来却少金,忍看时物自萧森。

寒梅带月移墙角,瘦竹牵风过水浔。

人世几誇挥麈尾,才华谁复别鸡林。

虚教僻处能怀瑾,实苦凭栏折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冬夜》由明代诗人陈朝资所作,描绘了冬夜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橐里年来却少金,忍看时物自萧森。”以“橐”字开篇,暗喻诗人囊中羞涩,生活拮据。面对周围凋零的景象,诗人内心不禁生出无奈与哀愁。“忍看”二字,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颔联“寒梅带月移墙角,瘦竹牵风过水浔。”转而描绘冬夜中的自然景致。寒梅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冷孤傲,仿佛坚守着自己的品格;瘦竹则随风摇曳,似乎在水边留下了一抹淡淡的影子。这两句通过寒梅与瘦竹的形象,展现了冬夜的静美与生机。

颈联“人世几誇挥麈尾,才华谁复别鸡林。”诗人将目光转向人间世事,感叹于人们对于权力、地位的追逐,以及才华是否能得到认可的不确定性。挥麈尾是古代士大夫闲谈时的动作,这里借以形容权贵们的日常生活。而“别鸡林”则是比喻隐居之地,暗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尾联“虚教僻处能怀瑾,实苦凭栏折此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希望能在偏僻之处保持高洁,如同怀瑾握瑜,不为世俗所染;另一方面,面对现实的种种压力,他感到痛苦和无奈,难以坚持自己的理想。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现实困境之间的冲突。

整体而言,《冬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和自我价值的思考,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

陈朝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旧鹤还巢

一去琼台梦几春,风光还记此溪滨。

白云高树黄花主,明月孤舟赤壁人。

十顷湖田秋啄足,一声江笛晓归频。

静求深养丹砂顶,莫放茶烟破睡魂。

形式: 七言律诗

山隐

今古谁同物外情,鹿门风致首阳清。

烟霞堆里三间小,松柏阴中一榻横。

春酒醉来花对舞,石棋敲断鹤栖声。

岩前清沁诗脾水,谁许高人此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晚望

远树连天暗,烟横夕照微。

芦花秋水阔,孤雁候群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七夕

凄凄鼓角乱更筹,细雨残灯客况幽。

老大无穷家国念,肯同儿女望牵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