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初到京城

红尘软踏长安道。牡丹天气心情好。京国足春光。

玉骢拖紫缰。朝曦红木末。琉瓦金明灭。

杨柳乍成丝。画帘新燕飞。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初到京城长安时的情景。"红尘软踏长安道",以轻盈的步伐踏入繁华的都城,尘土微扬,道路显得格外柔软,反映出京城的热闹与喧嚣。"牡丹天气心情好",借牡丹盛开的季节,烘托出诗人愉悦的心情,牡丹象征着富贵和吉祥,也暗示了京城的繁荣景象。

"京足足春光",进一步强调春天的美好,京城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玉骢拖紫缰",诗人骑着骏马,紫色的缰绳映衬着繁华的街景,增添了一抹贵气。接下来的"朝曦红木末",描绘早晨阳光透过红木窗棂洒落的景象,透出皇宫或贵族府邸的奢华。

"琉瓦金明灭",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金光时隐时现,展现出皇家建筑的辉煌。"杨柳乍成丝",初春的杨柳刚刚抽出嫩叶,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最后,"画帘新燕飞",新来的燕子穿梭于画帘之间,增添了生动的动态画面,寓意着新的生活篇章即将开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京城的春日风光和诗人愉悦的心情,展现了清代末期京城的繁华与生机。

收录诗词(90)

郑元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上海棠.海棠花下作

阑珊轻梦纱窗畔。子规声、唤醒看花眼。

几许春阴,护湘屏、一枝红婉。

端相久,待懒怎生得懒。吟肠都为东风软。

对明妆、不隔锦江远。花也怜人,怨迟眠、烛容先倦。

耐残寒,消受芳斟夜半。

形式:

高阳台.西园春览,三月廿一日

晓气体吹香,东风送暖,西园闲遣芳辰。

京国看花,今年恰趁浓春。

碧桃初放新杨嫩,步长堤、草色匀裙。

甚多情、小蝶伶俜,偏好随人。

日斜更上层楼望,叹前朝遗迹,画栋生尘。

何似青山,依然槛外长新。

艳阳时节须行乐,约重游、莫厌来频。

漫逡巡、如此沉吟,可少清樽。

形式:

满庭芳.乙丑重阳后一日同心与柏园买菊

淡日晖晖,西风瑟瑟,京城再度重阳。

欲携樽酒,何处赏秋光。

尚喜名园在迩,同佳侣、游兴偏长。

疏篱畔,千丛万朵,新菊送幽香。商量。

经眼偏,绝怜浅白,斜间深黄。

掬霜痕盈手,安向筠筐。

归去小楼客夜,青灯底、听彻寒螀。

微醺里,持螯风味,乡思总难忘。

形式: 押[阳]韵

八声甘州.忆家园梅花

倚东风、遥忆旧家园,双树粉墙低。

尽深寒浅暖,将开还领,消息心知。

侵晓冻禽软语,衔梦上苔枝。初日曈曈,亸影檐西。

堪叹频年羁旅,算人孤花好,花盼人归。

慰春愁一半,盆盎古胭脂。

恁天涯、离怀耿耿,望故乡、芳信寄来迟。

清宵梦、梦吟看处,香泻闲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