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京口苏园

扬子江边犬吠村,苏公宅畔蝶游园。

沧波对景标层塔,野市逃喧植外樊。

亭榭高低随卉木,门庭光彩属儿孙。

本朝名相青毡在,傍筑书斋细讨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长江岸边传来狗吠声,村庄附近蝴蝶翩翩舞于苏公宅旁的花园。
面对碧波荡漾,高耸的宝塔矗立,远离喧嚣的野外集市,四周种植着篱笆。
亭台楼榭高低错落,随花草树木而建,门户庭院长显家族荣耀,留给子孙后代。
本朝著名的宰相留有高尚的风范,他们在此附近建造书房,深入细致地研讨学问。

注释

扬子江:长江的古称,中国最长的河流。
犬吠:狗叫声,象征乡村生活气息。
苏公:指苏轼,宋代文人,这里可能泛指有文化背景的人。
蝶游园:蝴蝶在花园中飞舞,描绘生机盎然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文人陈藻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苏园的所见所感。首句“扬子江边犬吠村”,以犬吠声衬托出乡村的宁静,江边的环境显得质朴而亲切。次句“苏公宅畔蝶游园”则转而写到苏东坡的居所附近,蝴蝶翩翩,生机盎然,展现出园林的优美。

“沧波对景标层塔”描绘了江景与高塔相映成趣的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空间感。接下来,“野市逃喧植外樊”暗指远离尘嚣的市井,表达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诗人又通过“亭榭高低随卉木,门庭光彩属儿孙”两句,赞美了园林的布局巧妙,与自然景色和谐统一,且充满家族传承的温馨。

最后两句“本朝名相青毡在,傍筑书斋细讨论”,借苏东坡的典故,表达出对前贤智慧的敬仰,以及自己在此地建书斋研读,希望传承并发扬学问的决心。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苏园的赞赏和对学术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326)

陈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遇事有感

命薄世仍贫,如何避苦辛。

姓名闻有我,忠信话无人。

哭死堪多旧,论交笑一新。

圣经谁可爱,场屋散天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暮秋闰月平步楼口占

恰已论心四十秋,朱颜化作素丝头。

种田有穫须知足,应物无贪亦寡尤。

浮世欲回残梦未,男儿休管读书否。

任他门户随时变,尊酒相逢且劝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刘氏翠微亭

旧屋红蕖外,新亭绿树傍。

江晴孤棹见,雨近众山藏。

学圃未成趣,催诗何太忙。

他年多橘柚,此地一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林仲雨皦日庵

诗仙庵未作,与我话庵名。

素发来为客,朱甍始落成。

变风情性语,皦日死生盟。

君老身犹健,雌埋一剑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