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遥见夕阳舂。
思量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不凡抱负和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洁而深刻,意境幽远。
“溪北溪南水暗通”一句,描绘了一幅清澈溪流潺潺相通的自然景象,但这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通过静谧的山水画面,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远。
“隔溪遥见夕阳舂”则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天,金色光辉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溪流之上的美丽图景。这里的“遥见”二字,不仅指目力所及,更蕴含了诗人对远方事物的深切关注和感慨。
至于“思量诸葛成何事”一句,诗人在此通过自己内心的沉思,试图揭示历史人物诸葛亮不凡的抱负与所为。这里的“思量”,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伟人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最后,“只合终身作卧龙”一句,则是直接点出了诸葛亮生平中的重要一面——他隐居草庐,等待时机,以待有用武之地。这里的“作卧龙”,形象地表达了诸葛亮超凡脱俗、智慧无边的个性特点,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终身追求和理想抱负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和高远志向,是一篇融合了山水之美、历史之思、个人理想之追求于一体的佳作。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云与渊明出,风随禦寇还。
燎炉无伏火,蕙帐冷空山。
两岸青山刻峭成,一溪回曲篆纹平。
绿阴隐隐无重数,欲去黄鹂又一声。
玉斧修成宝月团,月边仍有女乘鸾。
青冥风露非人世,鬓乱钗斜特地寒。
海棠开后数金沙,高架层层吐绛葩。
咫尺西城无力到,不知谁赏魏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