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炳寰王翁携榼相过因邀刘逊庵兄弟同集

高饮谁堪继鹿门,多翁风尚晚逾敦。

耆年雅兴犹诗社,暇日清欢但酒樽。

有客悲吟同宋玉,何人起舞似刘琨。

相逢惟问奚囊物,旧赋新诗与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题为《秋日炳寰王翁携榼相过因邀刘逊庵兄弟同集》。诗中描绘了秋日里的一次聚会,王翁携酒来访,邀请刘逊庵兄弟一同参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中的温馨氛围和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联“高饮谁堪继鹿门,多翁风尚晚逾敦”开篇即点出聚会的主题——饮酒。鹿门,这里借指隐逸之地,暗喻高雅的饮酒之风。诗人感慨谁能继此风尚,表达了对王翁高尚品行的赞赏。多翁,是对王翁的尊称,晚逾敦则强调了其风尚在晚年更加醇厚。

颔联“耆年雅兴犹诗社,暇日清欢但酒樽”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情景。耆年,指年长者,此处特指王翁。雅兴犹诗社,表明王翁虽年长,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诗友们共聚一堂。暇日清欢,指闲暇时光的清雅之乐,酒樽则是欢聚的象征。

颈联“有客悲吟同宋玉,何人起舞似刘琨”通过引用典故,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以悲歌著称;刘琨,东晋时期将领,以豪迈舞蹈闻名。这两句诗分别以悲歌和舞蹈的形象,表现了聚会中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也有热烈的气氛营造。

尾联“相逢惟问奚囊物,旧赋新诗与细论”收束全诗,点明聚会的核心在于交流与分享。相逢之际,众人仅需询问对方携带的物品,便能引发关于旧作新诗的深入讨论。这一细节体现了文人之间对于文学创作的共同热情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文人聚会的温馨场景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32)

孙传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邀诸友同集(其一)

招携素友共清嬉,倾倒高斋九日期。

应节茱萸看自好,经秋菡萏讶全衰。

乾坤此会人同健,风雨连宵酒更宜。

酩酊不禁狂态发,偶然落帽未为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日邀诸友同集(其二)

霜天摇落动清哀,词客相将自快哉。

雅兴不随枫叶落,芳樽好共菊花开。

百年胜日登高会,四座雄风作赋才。

新酿正饶看菊饮,门前不用白衣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咏菊

园林摇落尽堪伤,惟见阶前菊有香。

岂是孤芳偏傲物,祗因群卉不禁霜。

叶雕寒玉深凝碧,花嵌精金密覆黄。

我亦清幽堪作侣,朝朝把酒醉君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又菊四咏(其一)醉杨妃

宿酒沉沉困未抛,犹馀醉态倚香苞。

真同妃子柔无骨,殊异先生懒折腰。

妆罢岂容飞燕似,睡来不数海棠娇。

凌霜晚节胡如此,堪与倾城作解嘲。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