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耳虚多听远,展传晨鸡鸣。
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
兰芳经雨败,鹤病得秋轻。
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景象,诗人在病中却感到了一种超然的乐趣。开头两句“耳虚多听远,展传晨鸡鸣。”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声音的敏感,即使是微弱的远方声响也能清晰地听到,这里的“耳虚”可能是指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仅耳朵,而且整个人都很脆弱。接下来的“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则描绘了诗人独处一室,在夜深人静时分,只有微弱的扫地声音打破了夜的沉寂。
第三、四句“兰芳经雨败,鹤病得秋轻。”这里的“兰芳”可能指的是庭院中的花草,由于经历了雨水的冲刷而变得零乱不堪。诗人用“兰芳”比喻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生病而显得虚弱和不再芬芳。而“鹤病得秋轻”则是一种自我安慰,虽然生病,但幸运的是遇到了凉爽的秋天,这对于病中的人来说是极为舒适的。
最后两句“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来看望自己的愿望。这里的“肯踏衡门草”指的是朋友不畏惧夜晚来访,而“唯应是友生”则强调了这种行为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做出。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于外界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以及对朋友真挚关怀的期待。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
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
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
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
新开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
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