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偶兴二首(其二)

宿雨淹淹月上迟,断魂应是夜灯知。

露凝兰蕙留芳泽,花老菖蒲怨失时。

春草经年还揽结,秋蚕竟夕未成丝。

问遗空忆双珠佩,愿托铙歌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坐时的思绪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宿雨淹淹月上迟”,以“宿雨”开篇,暗示着夜晚的湿润与宁静,而“月上迟”则巧妙地描绘出月光在雨后的朦胧与缓慢升起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断魂应是夜灯知”,诗人将自己难以言表的愁绪寄托于夜灯之上,仿佛只有夜灯能理解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这种借物抒情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深沉且富有感染力。

接下来,“露凝兰蕙留芳泽,花老菖蒲怨失时”,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无常与无奈。兰花与蕙草在露水的滋润下依然保持其芳香,而菖蒲却因岁月流逝而显得衰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无情的哀叹。

“春草经年还揽结,秋蚕竟夕未成丝”,春草虽经年生长,却只能紧紧缠绕,象征着生命的束缚与局限;而秋蚕终日劳作,却未能完成吐丝的过程,寓意着努力与结果之间的落差,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无奈。

最后,“问遗空忆双珠佩,愿托铙歌有所思”,诗人通过“双珠佩”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愿托铙歌有所思”则寄托了对未来或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与期待,整个诗句充满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可能性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韩生夜奠荷珠歌辞

白狼河水西北流,西乌日夕上城头。

美人荷珠隔黄土,韩生德钦空抱愁。

左罗殽核右浆酒,暗草萧萧生陇邱。

深情幽意两未通,长夜急景难久留。

他年此意当语谁,天鸡旦旦无人知。

形式: 乐府曲辞

白莲曲四首(其一)

淩波步罗袜,烟中露恍惚。

背人自幽怨,不忍见秋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白莲曲四首(其二)

将叶作团扇,那愁风雨多。

空留一腔丝,脉脉诉微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白莲曲四首(其三)

江南可采莲,采莲畏秋雨。

皎然颜色好,谁信菂中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