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文人汪中的《剑潭移居》。诗人以自身漂泊不定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家园变迁的感慨。首句“身世飘零我自嗟”,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感叹。接下来的“十年三见汝移家”描绘了搬家频繁,时间跨度长,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苍苔行处冰犹滑,社燕归时日未斜”通过环境细节,如冰滑的青苔和未斜的日影,渲染出迁徙过程中的艰辛与寂寥。诗人观察到秋雨打湿邻院的叶子,春风微动门前的车辙,这些景象都暗示着生活的不易和季节的流转。
最后两句“最怜月出琴停夜,相对寒梅一树花”则转而描绘夜晚静谧的场景,月光下琴声暂停,诗人与寒梅相对,梅花的孤寂与诗人的孤独相映成趣,以景结情,寄寓了更深的孤独与坚韧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和对内心世界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