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晚眺

龟山日色冷长空,竹杖行吟醉晚风。

诗句都从閒里得,物情好向静时穷。

清潭照影澄云白,老树彫霜坠叶红。

可是逢秋悲宋玉,暮蝉环噪蕊珠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龟山晚眺》由清代诗人郑应球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晚景图。诗中以龟山的日色、竹杖行吟、晚风、清潭、老树、暮蝉等自然景象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思考。

首句“龟山日色冷长空”,以“冷”字形容日色,不仅突出了光线的柔和与清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龟山作为背景,赋予了画面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竹杖行吟醉晚风”一句,通过“竹杖”这一传统文人行旅的象征,以及“行吟”这一行为,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漫步于山间,与自然对话的情境。晚风的“醉”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陶醉,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诗句都从闲里得,物情好向静时穷”两句,揭示了诗人创作灵感的来源——在闲适与静谧中感悟生活,体味万物之情。这种思想境界,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美学观念。

“清潭照影澄云白,老树雕霜坠叶红”描绘了龟山晚景的另一面:清澈的潭水映照出天空的云朵,显得格外洁白;老树在霜雪的雕琢下,落叶如火般鲜艳。这两句通过对比色彩的鲜明与和谐,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机。

最后,“可是逢秋悲宋玉,暮蝉环噪蕊珠宫”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天的感慨。这里引用宋玉悲秋的故事,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同时,“暮蝉环噪蕊珠宫”一句,以蝉鸣渲染出一种凄美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整体而言,《龟山晚眺》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山水画卷,更是一首蕴含哲理、情感丰富的心灵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

郑应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情耿介,崇尚气节。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起事,同党郭国祯强行召募,郑不从,夜晚携妻子遁逃而去。招募者遍寻不著,怒焚其屋,尽为灰烬。朱一贵事件平定后,巡抚张伯行荐举为孝廉方正,婉拒不赴。主掌县书院教席长达十馀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年近八十而逝

  • 字:桐君
  • 籍贯:凤山县
  • 生卒年:1713

相关古诗词

展重阳

重阳辜负此良辰,再展佳期话夙因。

风雨满园今已过,催租防有再来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游竹溪寺

千竿缘竹一湾溪,掩映禅房绕曲堤。

烟湿翠园花隐隐,云深碧涧草萋萋。

无营祇觉幽怀旷,自在惟闻好鸟啼。

清磬数声人去也,咏归还过画桥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海会寺

月户云扉半草莱,犹誇当日起楼台。

寒枝莫辨金环处,贝阙谁留玉带来。

织水真机鱼活泼,萦花幻梦蝶徘徊。

高僧自證无生诀,懒向他年论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物十咏

一年容易等驹光,又值新秋报早凉。

三径菊花添爽气,半池菡萏吐幽香。

金风飒飒晨初动,玉露霏霏夜未央。

静对书灯浑不觉,晓来霜意满山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