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其五)

离别谁堪惜,艰危共怆神。

白鸥江海狎,玄鸟岁时频。

地迥韩陵暮,天空漳水春。

无为岐路泣,老至逐时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名为《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已故好友谢山人茂秦的怀念之情。

首联“离别谁堪惜,艰危共怆神”开篇即道出了离别的哀愁和共同面对艰难时刻的深切情感。诗人以“谁堪惜”表达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共怆神”则描绘了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深情厚谊。

颔联“白鸥江海狎,玄鸟岁时频”运用自然界的意象,以白鸥在江海间自由嬉戏,玄鸟按时归巢,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与时间的流转。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经年月却依然如初的情谊。

颈联“地迥韩陵暮,天空漳水春”则将视角转向地理环境的描述,通过“韩陵暮”与“漳水春”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物是人非的感慨。韩陵暮代表的是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而天空中的春天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尾联“无为岐路泣,老至逐时人”是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因离别而哭泣,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逐渐适应生活的变迁。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的宽慰,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调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友情、时间、自然等元素的巧妙融合,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清远江口

断霭迷青嶂,寒湍滚白沙。

地荒空置戍,城古尚栖鸦。

今昔殊瞻眺,江山感岁华。

壮游良可赋,击楫思无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江上望匡庐

闻道匡君宅,神踪不记年。

先春灵草长,入夜圣灯燃。

漫忆千株杏,空馀五色烟。

终然脱尘网,来诵绿苔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堂夜集听雨(其一)

岸帻坐清夜,冥冥山雨过。

微凉生密竹,急响乱衰荷。

即事易成感,会心宁在多。

不须怜肮脏,客醉且狂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秋堂夜集听雨(其二)

山雨晚仍急,虚堂秉烛看。

星河秋影断,岩壑夜声寒。

粉署终何补,金尊幸不乾。

西风悴百卉,谁与采幽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