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被拥听秋雨,儿扶上夜香。
甑炊霜后稻,糟渍社前姜。
马病空思路,僧归却住房。
风扉久呕轧,错认橹声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日常生活情景。首句“被拥听秋雨”写诗人披着衣物,静静地聆听秋雨的声音,享受宁静的时光。次句“儿扶上夜香”则展现出家庭的温馨,孩子帮忙点燃夜间的香炉,寓意着生活的平淡与和谐。
第三句“甑炊霜后稻”描绘的是诗人用刚收的新稻做饭的情景,霜后的稻米饱满而香甜,体现了丰收的喜悦。第四句“糟渍社前姜”则写他在社日前腌制生姜,准备节日的菜肴,显示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细致入微。
第五句“马病空思路”借马的健康问题引出诗人的思绪,可能在思考人生或远方的忧虑。第六句“僧归却住房”则转而描述僧人归来,回到自己的住处,暗示诗人对出世与入世的思考。
最后两句“风扉久呕轧,错认橹声长”以风吹动门扉发出的声音,误以为是远处的船桨声,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日常琐事,展现了诗人闲适中的深沉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黄沙白雾昼常昏,嗣岁丰凶讵易论。
寂寂不闻秧鼓动,哑哑实厌水车翻。
粟囷久尽无遗粒,泪席尝沾有旧痕。
闻道忧民又传诏,苍生何以报君恩。
赤日黄尘江上村,徵租惟有吏过门。
微风敢喜北窗卧,大旱恐非东海冤。
千载傅岩疑可致,一篇洪范向谁论。
青蔬半亩垂生死,且唤邻翁共灌园。
贵已不如贱,狂应又胜痴。
新寒压酒夜,微雨种花时。
堂下藤成架,门边枳作篱。
老人无日课,有兴即题诗。
就店煮茶古堰边,偶逢父老便忘年。
嗟予空忝十年长,闻道惭无一日先。
壮子当门能碌碌,诸孙承业亦翩翩。
熟思游宦终何得,悔不从公曝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