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詹事遂初亭

青山缭神京,佳气溢芳甸。

林亭去天咫,万状争自献。

年多嘉木合,春晚馀花殿。

雕阑留戏蝶,藻井语娇燕。

退食鸣玉珂,友于此终宴。

钟鼓乐清时,衣冠集群彦。

朝市尘得侵,图书味芳远。

纷华虽在眼,道胜安用战。

初心良已遂,雅志由此见。

何事江海人,山林未如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画家赵孟頫所作的《张詹事遂初亭》,描绘了詹事府中的遂初亭景色以及主人的高尚情怀。首句“青山缭神京”,以青山环绕京城的壮丽景象开篇,展现出环境的优美。接下来,“佳气溢芳甸”赞美了这里的祥瑞之气和芬芳气息。

“林亭去天咫,万状争自献”写亭子临近天空,各种景物竞相呈现,生动活泼。诗人接着描述了春末夏初时节,树木繁茂,花朵盛开,雕栏上蝴蝶嬉戏,燕子呢喃,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

“退食鸣玉珂,友于此终宴”描绘了主人退朝后在此与朋友共度时光,享受清雅之乐。随后,诗中提到钟鼓奏响,群贤毕至,体现了对太平盛世的歌颂。然而,“朝市尘得侵,图书味芳远”又暗示了对尘世喧嚣的疏离,更向往书卷中的宁静和高雅。

最后两句“纷华虽在眼,道胜安用战”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淡然态度,认为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更为重要。整首诗通过描绘遂初亭的景色和主人的生活,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坚守。

结尾处“初心良已遂,雅志由此见”点明了诗人的理想已经实现,其高尚的志向也得到了体现。然而,诗人仍以疑问收束:“何事江海人,山林未如愿?”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完全遁入山林,远离尘世的遗憾,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题商德符学士桃源春晓图

宿云初散青山湿,落红缤纷溪水急。

桃花源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绿萝。

绿萝摇烟挂绝壁,飞流淙下三千尺。

瑶草离离满涧阿,长松落落凌空碧。

鸡鸣犬吠自成村,居人至老不相识。

瀛洲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

何处有山如此图,移家欲向山中住。

形式: 古风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其十九)七月

七月暑尚炽,长日弄机杼。

头蓬不暇梳,挥手汗如雨。

嘤嘤时鸟鸣,灼灼红榴吐。

何心娱耳目,往来忘伛偻。

织为机中素,老幼要纫补。

青灯照夜梭,蟋蟀窗外语。

辛勤亦何有,身体衣几缕。

嫁为田家妇,终岁服劳苦。

形式: 古风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其八)八月

白露下百草,茎叶日纷委。

是时禾黍登,充积遍都鄙。

在郊既千庾,入邑复万轨。

人言田家乐,此乐谁可比。

租赋以输官,所馀足储峙。

不然风雪至,冻馁及妻子。

优游茅檐下,庶可以卒岁。

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

形式: 古风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其四)四月

孟夏土加润,苗生无近远。

漫漫冒浅陂,芃芃被长阪。

嘉谷虽已值,恶草亦滋蔓。

君子与小人,并处必为患。

朝朝荷锄往,薅耨忘疲倦。

旦随鸟雀起,归与牛羊晚。

有妇念将饥,过午可无饭。

一饱不易得,念此独长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