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早行

重雾须髯湿,深林草树香。

山中人未起,马上晓偏凉。

晴屋悬新麦,寒田莳晚秧。

近来兵事息,烟火渐微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浓雾打湿了胡须,深林里草木散发着香气。
山中的人还未起床,骑马出行清晨特别清凉。
晴朗的房屋上挂着新收的小麦,寒冷的田野里正种植着晚季的秧苗。
最近战事平息,村庄的炊烟和灯火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注释

重雾:浓密的雾气。
须髯:胡须。
湿:被水打湿。
深林:茂密的森林。
草树香:草木的香气。
山中人:住在山里的人。
未起:还未起床。
马上:骑在马上。
晓:清晨。
偏凉:格外清凉。
晴屋:晴朗的房屋。
悬:悬挂。
新麦:新收的小麦。
寒田:寒冷的田野。
莳:种植。
晚秧:晚季的秧苗。
兵事:战争。
息:平息。
烟火:炊烟和灯火。
微茫:模糊不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清晨踏上归途的景象。开篇“重雾须髯湿,深林草树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个朦胧的山林早晨,雾气濕润了须髯,即使是动物的胡须也被浸湿,而深林中的草木散发出阵阵清香。接下来的“山中人未起,马上晓偏凉”则透露出诗人在一片宁静之中,感受到了清晨特有的凉意。

紧接着,“晴屋悬新麦,寒田莳晚秧”两句,展示了农事的景象。晴好的小屋里,可能是农家正在晾晒着刚收获的新麦,而寒冷的田野中,播种的秧苗正缓慢地生长。

最后,“近来兵事息,烟火渐微茫”则反映出诗人对于和平时光的珍惜。经过战乱之后,最近终于迎来了和平,战争带来的硝烟味道已经逐渐消散,生活正在恢复往日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农事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和平时光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之美好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大雪出三桥寓楼

冻雀愁鸢噤不哗,漫天浩瀚逐风斜。

映楼横过三千丈,接屋平铺十万家。

静夜有窗皆贮月,寒空无树不开花。

诗成欲撚冰须断,聊举深杯答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大雪约程以忠不至次日以诗问之

禦寒时著火文武,等醉岂拘杯圣贤。

土润春应萌有日,尘清野更洁于天。

谁呵冻笔诗能画,独上高岗意欲仙。

剩有篱根未消处,试裒枯筱取茶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小长桥书事

似觉晴光稍不同,天成奇句与衰翁。

雪滋死草芽先绿,冰浴新鹅掌倍红。

荏苒客途惊岁暮,凄凉家事忆江东。

小长桥畔谁知许,一棹孤舟万籁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小至日书

谁知缇室动葭灰,总道阳从九地回。

年近六旬愁里过,身行万里死边来。

诗存瘦骨全如我,花倚春风不是梅。

偶有友朋仍有酒,看云聊与釂深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