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夜月蚀

万里渊澄见斗参,官城禁鼓二更深。

一轮蟾魄摩妖气,半夜金精犯太阴。

风露有声秋耿耿,山河无影暗沉沉。

凭栏何处孤吟客,亟欲圆回补缺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九月十五夜月蚀的壮丽景象与诗人深邃的情感。首句“万里渊澄见斗参”以“渊澄”比喻夜空的清澈,可见星辰之多,仿佛能洞察宇宙深处的斗宿与参宿,展现了一幅浩瀚星空图景。接着,“官城禁鼓二更深”点明时间,夜已深沉,官城中的禁鼓声回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

“一轮蟾魄摩妖气,半夜金精犯太阴”两句,生动描绘了月蚀的奇观。一轮满月如同神兽般摩挲着妖气,又似金精般侵扰着太阴,形象地展现了月蚀过程中的神秘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被打破的瞬间。

“风露有声秋耿耿,山河无影暗沉沉”则进一步渲染了月蚀之夜的景象。秋风吹拂,露水滴落,发出阵阵声响,与夜色交织,显得格外清晰(“耿耿”)。而山河在月蚀的影响下,失去了往日的轮廓与色彩,一片暗沉,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最后,“凭栏何处孤吟客,亟欲圆回补缺心”表达了诗人面对月蚀这一自然奇观时的感慨。他似乎是一位孤独的吟游者,站在高处,凝视着这轮残缺的月亮,内心充满了对完整、圆满的渴望。这种情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也是对人生缺憾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月蚀这一自然现象的壮美,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3)

李胜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觅竹

为爱君家千个竹,吾庐欲致两三竿。

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觅何妨著地宽。

未拟丛中留凤宿,且看根下有龙蟠。

愿分风月归吟韵,共结坚盟到岁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白燕

年年春社渡江津,变化乌衣国里身。

画栋营巢情有诉,缁衣换白净无尘。

衔泥立幕双环玉,掠水穿花一剪银。

莫是旧时王谢宅,閒披缟素不惊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睡燕

新垒营成得所依,羽翰娇懒傍帘帏。

閒思渡海兼天远,梦想衔泥带雨归。

宿去巢中随蝶化,觉来花外引雏飞。

临风试听呢喃语,似向东君说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淮安刺史乃弟归

十里长亭听马嘶,送君把酒过河堤。

离心远逐东淮水,为报平安到陇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