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先生祠

关中多圣灵,儒者昔何疏。

孔尼不到秦,博士曾坑除。

龙虎争战斗,焚溺及诗书。

久之弦诵歇,齐鲁重璠玙。

宋世阐文教,生贤近横渠。

匡世每谈兵,岂真为穰苴。

高明性元远,佛老非崇虚。

讲经撤座虎,悟理听鸣驴。

绝学真继圣,微言切砭愚。

浮名轻簪冕,古服雅儒居。

所以濂洛后,关西擅馨誉。

我来拜祠下,一停恤使车。

祠荒有蔓草,遗像犹俨如。

我问程朱裔,博士出乘舆。

谁能引此典,请之承明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横渠先生祠的访问与感慨,展现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了关中的圣灵与儒家学者的疏离,孔子未至秦国的历史事件,以及秦朝对儒家学者的残酷对待。接着,诗描述了龙虎之争的动荡时期,文化与知识的毁灭,以及后来宋朝对文教的弘扬,使得贤才辈出。

诗中提到横渠先生在匡正世道时,虽常谈论军事策略,但并非仅为模仿古代军事家穰苴。先生的智慧和道德修养极高,对于佛教和道教持开放态度,但不盲目推崇虚无主义。他通过讲解经典,撤去座上的老虎(象征权威),以聆听驴鸣(比喻普通百姓的声音)的方式,寻求真理和智慧。他的学说真正继承了圣人的精神,对愚昧进行了针砭,对浮华的名声看得很轻,选择了古朴的服饰和儒者的身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濂洛之后的尊敬,尤其是关西地区的声誉。他亲自来到祠堂,停下官车表达敬意。祠堂虽然荒废,但遗像依然庄严肃穆。诗人询问程朱理学的后代,希望他们能引领这一传统,前往承明庐(可能是指皇宫或官署)继续传承学问。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收录诗词(1)

陈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横渠祠

道启乡先哲,名垂世大儒。

宫墙犹阙里,祠宇故横渠。

撒坐缘归正,悬铭为砭愚。

平生勤仰止,何曰一抠趋。

形式: 五言律诗

张横渠祠

先生优入圣之门,一令云岩迹尚存。

遗得桑麻传父老,沿来孝弟教儿孙。

学宗正脉承先哲,书著西铭启后昆。

庙貌巍峨松桧拱,过游自致万年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张果栖隐处

我爱消灾崖,此中有佳处。

桥涉嘉陵江,逶迤纵云步。

中有一径通,盘折无层数。

秀石悬空崖,幽窈多清趣。

凭栏远望间,意迷入山路。

惟见清冥合,山川起烟雾。

传云张果仙,栖此发神悟。

长啸惟幽人,白云自来去。

形式: 古风

铁棋亭

宰官终日劳,而我耽于逸。

偶得簿书閒,未忘山水癖。

城北豆积山,旧有果仙迹。

洞府凿何年,清虚倚绝壁。

棋局昔安排,摹挲看一一。

有亭翼其上,就中可容席。

平收山色青,俯瞰河流碧。

道旁车马喧,城中市廛密。

熙熙与攘攘,成败曷有极。

异哉张元通,沧桑几阅历。

眼前皆苍生,利济岂无术。

徵辟却不受,澄怀殊静谧。

笑问洞中仙,云何此安宅。

入山不见深,入林不见僻。

有唐天宝时,此为故道驿。

车驾自东来,公卿多扈跸。

毕竟忧世心,神仙已早释。

贱子苦束缚,一官寄斯邑。

牒诉理未遑,琴书敢自适。

今年麦有秋,抚绥易筹画。

登山且纵饮,赋诗兼对奕。

宾寮颓然醉,醉归日已夕。

公去棋自留,我来亭始辟。

传后未可知,幽怀共今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