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观演剧

凤帕笼春,鹅笙炙晓,歌尘影碍红楼。

粉郎初到,纤指卷帘钩。

谁把垂杨种遍,系香骢竟日勾留。

应休怪行云遏碧,不向鬓边流。娇喉。

才一试,人间燕妒,天上鸾愁。

奈悤悤镜里,月散霞收。

更借么弦传恨,料伤春也似悲秋。

销凝处,青衫泪湿,肠断白江州。

形式: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满庭芳·观演剧》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繁华而又感伤的场景。开篇“凤帕笼春,鹅笙炙晓”以瑰丽的意象描绘出早春时节的热闹与生机,暗示了戏剧表演的热烈气氛。接下来,“歌尘影碍红楼”形象地写出歌声飘荡,如烟尘般缭绕在红楼(可能指戏台或豪华建筑)周围,引人入胜。

“粉郎初到,纤指卷帘钩”描绘了主角出场的优雅姿态,女子轻盈地卷起窗帘,期待着演出的开始。随后,“谁把垂杨种遍,系香骢竟日勾留”则通过垂杨和香骢马,表达了对剧中人物情感纠葛的想象,暗示了戏剧中的爱情故事。

“应休怪行云遏碧,不向鬓边流”运用了比喻,将女主角的情感比作被行云阻隔的碧水,无法流露,暗示了她内心的压抑和无奈。接下来的“娇喉”两句,通过燕妒鸾愁,进一步渲染了女主角歌声的魅力和情感深度。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女主角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奈悤悤镜里,月散霞收”描绘了她在镜中的孤独与落寞,如同月光散去,彩霞消逝。接着,“更借么弦传恨”表达她借音乐传达无尽的哀怨,而“料伤春也似悲秋”则揭示了她的情感如同秋天的哀愁,深沉而凄凉。

最后,“销凝处,青衫泪湿,肠断白江州”描绘了女主角在观看戏剧时,因剧情触动而伤心落泪,她的悲伤之情仿佛直达江州,令人动容。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观剧者的情感共鸣,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词风。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国香.买兰数本,香韵绝佳,为赋此解

碧槛移春,甚真香幻影,参透情根。

屏边那回无睡,绿梦初醒。

谁道灵均去后,向人天、不返秋魂。

年时目成处,有个词仙,吹瘦鹅笙。

真妃犹忆否,漫神皋解佩,别馆留簪。

露寒烟悄,应念冷尽红心。

还被东风一剪,剪愁痕、飘满湘云。

凌波翠鸾杳,写入琴弦,江上峰青。

形式:

绛都春.为琴绮赋

么弦独理。把万古东风,赚成商意。

灯畔梦痕,镜里年华都如水。人天旧怨浑弹碎。

算苦了粉郎葱指。鬘云夜堕,几番憔悴,萼华仙子。

应是。海山韵杳,尽愁心、付与断红鸾尾。

冷到玉徽,便觉相思真无味。桐丝一寸秋魂死。

更休向、爨余飘泪。最怜兰恨将销,笼鹦唤起。

形式:

归国谣

春去粉约,脂期愁里度。画栏飘满芳絮。

瘦鹃啼不住。银屏梦云无据。艳宵容易曙。

香骢知在何处。碧桃花外路。

形式:

天香(其一)

燕外芳丛,鸳边靓侣,花天嫩约重践。

紫曲迷香,红么按谱,十幅凤帘低卷。

眉心晕碧,镇飘出、愁痕两点。

寒浅春衫乍试,谈深夜灯频剪。银屏殢云半掩。

照筝堂、嫠蟾初满。漫倚缃桃话别,春魂太短。

待与商量吟管。奈赋恨江郎病怀懒。

一片笙歌,绿杨天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