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帕笼春,鹅笙炙晓,歌尘影碍红楼。
粉郎初到,纤指卷帘钩。
谁把垂杨种遍,系香骢竟日勾留。
应休怪行云遏碧,不向鬓边流。娇喉。
才一试,人间燕妒,天上鸾愁。
奈悤悤镜里,月散霞收。
更借么弦传恨,料伤春也似悲秋。
销凝处,青衫泪湿,肠断白江州。
不详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碧槛移春,甚真香幻影,参透情根。
屏边那回无睡,绿梦初醒。
谁道灵均去后,向人天、不返秋魂。
年时目成处,有个词仙,吹瘦鹅笙。
真妃犹忆否,漫神皋解佩,别馆留簪。
露寒烟悄,应念冷尽红心。
还被东风一剪,剪愁痕、飘满湘云。
凌波翠鸾杳,写入琴弦,江上峰青。
么弦独理。把万古东风,赚成商意。
灯畔梦痕,镜里年华都如水。人天旧怨浑弹碎。
算苦了粉郎葱指。鬘云夜堕,几番憔悴,萼华仙子。
应是。海山韵杳,尽愁心、付与断红鸾尾。
冷到玉徽,便觉相思真无味。桐丝一寸秋魂死。
更休向、爨余飘泪。最怜兰恨将销,笼鹦唤起。
燕外芳丛,鸳边靓侣,花天嫩约重践。
紫曲迷香,红么按谱,十幅凤帘低卷。
眉心晕碧,镇飘出、愁痕两点。
寒浅春衫乍试,谈深夜灯频剪。银屏殢云半掩。
照筝堂、嫠蟾初满。漫倚缃桃话别,春魂太短。
待与商量吟管。奈赋恨江郎病怀懒。
一片笙歌,绿杨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