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唁下第》。诗中表达了对落第士子的同情与理解。首句“时去亦可惜,浩然若沧溟”以时间流逝为喻,感叹时光易逝,人生如海,充满了深沉的感慨。接着,“平生穷古学,老大困新经”两句,描述了士子一生致力于学问,老年却仍困于新学,表达了对求知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的赞美。
“君抱松竹操,余无龟筮灵”则通过对比,将落第士子比作坚守节操的松竹,而自己则像是失去了占卜灵验的龟筮,暗示了诗人对士子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最后,“相看故眼在,惟有遥山青”表达了诗人与士子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面对困境,两人心中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展现了对落第士子的深切同情,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豁达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