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塘杂咏(其一)柳下听莺

阴阴烟翠足潜身,其奈娇喉百啭新。

却忆当年阊阖晓,恩袍光照上林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有孚的《圭塘杂咏(其一)柳下听莺》,描绘了在阴郁烟雾中,绿意盎然的环境中,黄莺展翅高飞,清脆悦耳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首句“阴阴烟翠足潜身”,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绿意浓厚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阴阴”不仅指烟雾弥漫的状态,也暗示了一种深邃、幽静的意境。“烟翠”则形象地表现了烟雾与翠绿植被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次句“其奈娇喉百啭新”,转而聚焦于黄莺的歌唱。黄莺以其娇美的喉咙,唱出了百转千回的新曲,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一句通过对比“娇喉”与“百啭新”,突出了黄莺歌声的美妙和独特性。

后两句“却忆当年阊阖晓,恩袍光照上林春。”则通过回忆的方式,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文化相联系。这里“阊阖晓”可能是指古代神话中的天门在清晨开启的场景,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恩袍光照上林春”则可能暗喻着君王的恩泽如同阳光般普照大地,使得春天的森林生机勃勃。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元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31)

许有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许有壬弟。文宗至顺元年进士,授湖广儒学副提举,改湖广行省检校。累除南台御史,迁同佥太常礼仪院事。与有壬父子唱和,成《圭塘欸乃集》

  • 字:可行
  • 籍贯:汤阴

相关古诗词

圭塘杂咏(其二)日夕观山

晚晴台上看巉岩,万壑千峰起翠岚。

恰似云间招五老,今宵有梦定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圭塘杂咏(其三)绕堤种菊

酒熟同招隐士看,饥来忍把落英餐。

春风无限閒桃李,不似黄花耐岁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双洲

吾闻东海之上有十洲,群仙出入洲上头。

瑶花琪树聚麟凤,不与尘世同春秋。

吾池不啻涔蹄水,孰谓蓬瀛敢相拟。

独怜亦复椭双洲,云霞嶪岌烟波里。

飞桥子午凌空虚,朱阑绿柳阴扶疏。

亭台倒影山色好,四顾弥望皆芙蕖。

清风为宾月为友,但恨不将池变酒。

恍如乘槎泛天河,又疑身在无何有。

从知云海空复空,仙凡一笑将无同。

浪游不必访弱水,人间亦有蓬莱宫。

吾侪小人可惜无仙骨,由来二洲不是池中物。

形式: 古风

柳巷

种柳圭塘路,行行便向荣。

雨晴羞眼涩,烟暖细眉横。

色比金犹嫩,枝看翠易盈。

林疏无系马,叶接有啼莺。

线乱柔条袅,毡铺落絮平。

寻诗常独往,送客或同行。

归院尘难到,还家月每明。

上通陶令宅,不接亚夫营。

京兆时非昔,平康梦自惊。

阳关休叠曲,司马易伤情。

但恐春回驭,何将酒解酲。

托根因胜境,由径得嘉名。

莫讶公休吏,诗成句未精。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