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风百花发,露挽九原归。
白马悲鸣驻,黄鹂下上飞。
垄边新柏盛,门外吊人稀。
独见东床客,攀车泪湿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其二)》中的一联,表达了对故去的丁右丞的深深哀悼之情。"春风百花发,露挽九原归",通过春天盛开的百花和清晨晶莹的露水,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对亡者的送别。"白马悲鸣驻,黄鹂下上飞",以白马的哀鸣和黄鹂的飞翔,描绘出挽歌场景中的凄凉与生动。"垄边新柏盛",新柏常用来象征哀思和长久的记忆,暗示丁右丞的墓地。"门外吊人稀",寥寥几人前来凭吊,更显出哀悼氛围的冷清。最后两句"独见东床客,攀车泪湿衣",直接抒发了诗人独自面对故友离世的悲伤,泪水打湿衣襟,感人至深。整体来看,这四句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丁右丞的深切怀念和失去知音的悲痛。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预政公槐亚,谈经帝席陈。
俭恭齐国相,清净汉廷人。
去梦尝为蝶,遗文不解麟。
一闻车马幸,丰赐及孤臣。
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
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耳厌蛙声极,沤生雨点齐。
渚间牛不辨,谁为扫阴霓。
稂莠日已长,匆匆芟薙初。
来时露沾屩,归去月侵锄。
一腹馁犹甚,百骸勤有馀。
吾无力耕苦,谬读古人书。
许氏世工诗,浑棠格力微。
独能兼古律,无不是珠玑。
捧卷光蓬室,停车照竹扉。
阳春复高调,自昔和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