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直上东坡古风坡和之因次其韵(其二)

浮筠云海上,时作钟磬声。

政似月中桂,不比首阳苓。

蓬莱日月长,顷刻已千龄。

群仙集其下,谈笑得长生。

回首看尘世,秋瓜易落蒂。

青鸾何时来,欲作飞升计。

众真问平安,此诗烦送似。

形式: 古风

翻译

浮在云端的竹子像海上的孤舟,时而响起钟磬的悠扬声。
它如同月亮中的桂花,不同于首阳山的苦苓。
蓬莱仙境的时光漫长,转眼间已度过千年的岁月。
众多仙人聚集在此,谈笑之间就能获得永恒的生命。
回望人间,秋天的瓜果容易脱落蒂头。
青鸾何时能来,我计划着羽化飞升。
众位仙真向我问候平安,烦请你将这首诗传递给他们。

注释

浮筠:比喻轻盈的竹子。
云海上:形容高远的天空。
钟磬声:象征清静或仙音。
月中桂:象征高洁。
首阳苓:指首阳山的苦药,这里借指世俗生活。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千龄:千年。
群仙集:众多神仙聚集。
长生:永生。
尘世:人间。
青鸾:神话中的神鸟。
飞升计:升天成仙的计划。
众真:众多仙人。
烦送似:麻烦你转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鲁直上东坡古风坡和之因次其韵(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助仙境意象表达个人抱负与超脱尘世愿望的诗篇。

诗人开篇“浮筠云海上,时作钟磬声。”这里通过“浮筠”这一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飘逸超凡的氛围。钟磬之声则象征着一种清澈、纯净的境界。

接着,“政似月中桂,不比首阳苍。”诗人将自己的品格比喻为月宫中的桂树,高洁无暇,而不愿与世间凡俗相提并论。这里的“桂”和“苍”,分别代表了高贵和低贱,是对自己品质的自信表达。

“蓬莱日月长,顷刻已千龄。”此处运用了道教中的仙境蓬莱,形容时间流逝的快与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进入仙境后对时间感知的变化,即便是短暂的停留也能等同于千年。

“群仙集其下,谈笑得长生。”这一句则描绘了仙人们聚集在蓬莱山下的景象,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笑语都是通往长生的秘诀。诗人通过这样的场景,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回首看尘世,秋瓜易落蒂。”诗人在这里回望尘世,用秋瓜比喻世间事物的轻易凋零,以此强调出尘世的无常和渺小。

“青鸾何时来,欲作飞升计。”青鸾作为传说中神鸟的形象,这里代表着仙界的使者。诗人在询问这个使者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脱离凡尘、飞升成仙的愿望。

最后,“众真问平安,此诗烦送似。”诗中的“众真”指的是一群修炼之士或神仙,他们之间相互关心,询问彼此的平安。诗人通过这句诗,将自己的作品比作一种礼物,希望它能带给读者某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平静。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仙境意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个人品格的自信与对尘世无常的感慨。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嘉祐寺

曳屣出南郭,招提在高冈。

谁言林樾中,乃有此宝坊。

甘泉溢中庭,修桂荫层廊。

三秋此花开,清香驻高堂。

试问红尘中,那得六月凉。

门外江声急,堂中松韵长。

古殿俨像设,佛灯龛夜光。

不见堂中人,斗觉心悲伤。

人生本无定,乐处是吾乡。

吟馀复何事,月落山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竹轩(其一)

老僧真好事,种竹绕禅房。

月出窗扉静,风来巾屦凉。

清香泛兰芷,幽韵咽笙簧。

何日林间去,归欤兴未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赠樊茂实铁照

吾箧有铁镜,其光常炯炯。

有时置堂中,千妖百怪都潜影。

今以赠吾子,吾子其试听。

谨勿以照人,百鬼闻之怒生瘿。

不如照汝心,非心邪意令远屏。

闇室何妨日月明,阛阓方知天地静。

它年相见打破镜,吾当大笑君其领。

形式: 古风

广野轩

城隅荒僻地,潇洒亦清虚。

雅有林泉乐,閒同郊野居。

小园春自好,幽径客来疏。

不学樊迟稼,虞卿喜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