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其一)

堂前森竹荫衡茅,道向停居草已交。

飞鸟近人衔落果,鸣蜩先气上轻梢。

懒过慧远寻莲社,选梦寒山对石巢。

自喜年来寡尘事,诗成犹倩老僧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鉴赏

这首《閒居(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居家生活图景。

首句“堂前森竹荫衡茅”,以“森”字形容竹林茂盛,竹影斑驳地投射在衡茅之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自然的氛围。接着,“道向停居草已交”一句,通过“停居”二字,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远离尘嚣的居所,而“草已交”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自然生长。

“飞鸟近人衔落果”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飞鸟在接近人时,衔着掉落的果实,既展现了生命的和谐共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鸣蜩先气上轻梢”则通过蝉鸣预示着季节的变化,轻风吹拂着树梢,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气息。

“懒过慧远寻莲社,选梦寒山对石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不愿像慧远法师那样频繁地参与世俗的社交活动,而是选择在寒山中面对岩石筑巢,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这种对自然和内心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

最后,“自喜年来寡尘事,诗成犹倩老僧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一年生活的满意,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他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即使是在创作诗歌时,也希望得到老僧的品评和指导,体现出他对艺术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一位文人雅士在闲居生活中寻求心灵宁静与精神自由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閒居(其二)

西风飒飒柳条斜,新月林中影不遮。

时有茗香供澹漠,略无文酒事豪华。

僧来静带晴岚气,鹤梦常随绝岛霞。

萝薜满扉花自老,兼旬无意出山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閒居(其三)

夜凉花里一镫俱,寂有流萤入竹厨。

座满绿文随蠹腹,帘垂疏柳代虾须。

暗香澹发瓶莲静,斜影寒通壁月孤。

嗒尔茫然动清啸,行从空里见真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咏竹杖

筼筜修影尽琳琅,六尺新裁带晓霜。

幽洞搜冥承侣伴,危峰入翠仗康勷。

不随邓禹干时策,欲叩壶公缩地方。

聊向香山亲九老,一身多在白云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陈岱清先生相对十年所空以柔翰见知今年访余于东湖览卷见赠率尔奉答

铁桥道人家罗浮,少年放志淩沧洲。

纵横宇宙觅知己,长啸不遇归山丘。

石田不足浊醪醉,弄墨聊戏诸华骝。

孙阳已杳谁复识,但取升斗疗贫忧。

作诗或足寄胸臆,吐纳自爱烟云秋。

残丝断壁人所弃,必欲惊世非本谋。

十年尘土封素面,安有杵臼来清眸。

君今爱才重风雅,所过里巷咸甄收。

蓬蒿降节俯凭轼,一日伏枥能高头。

年衰百事念已烬,感知惜别何能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