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渊明像

素琴无弦不复鼓,清尊有酒还相持。

者奴迁鼎亦苦早,先生拂衣应已迟。

子房结客报秦日,武侯出师匡汉时。

古人今人本同调,坐对南山惟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贝琼所作,名为《题渊明像》。诗中通过描绘一幅没有琴弦的素琴和一杯清酒,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敬仰。诗人以“者奴迁鼎亦苦早,先生拂衣应已迟”两句,巧妙地将自己与陶渊明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陶渊明早年出仕的遗憾以及自己未能及时追随其隐逸脚步的感慨。

接着,“子房结客报秦日,武侯出师匡汉时”两句,诗人借用了张良和诸葛亮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与古代贤者的相似之处,即他们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追求个人理想与道德原则。最后,“古人今人本同调,坐对南山惟赋诗”两句,诗人表达了与陶渊明精神上的共鸣,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吟诗作赋的闲适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形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贤士精神的追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松鶮山居图

仙客卢敖东海头,好山百转接丹邱。

开田种玉一千顷,闭户读书三十秋。

云气上天如白鹤,茯苓入地化青牛。

年来浪迹吴淞道,梦里猿声忆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奎方舟后用章二上人

奎公不种远公莲,卓锡西湖已十年。

路入雪山灵草合,泉通沧海毒龙眠。

听法每期双树下,题诗须到四卷前。

干戈满地伤飘泊,目断千峰紫翠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莲

太液初花宿露团,香浓粉淡不胜寒。

金茎侧泻仙人掌,玉叶危擎帝子冠。

水阔天空愁欲堕,风清月落好谁看。

西湖肠断西施采,一曲菱歌唱未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中秋

中秋甲子无风雨,吹笛星桥意最关。

七宝已修天上月,三神不隔海中山。

故人此夜知何处,狂客经年且未还。

小队羽衣新按曲,广寒宫阙梦魂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