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炜管擅清词,红药阶前,曾伴郎君吟彩笔;
绳床惊噩梦,绿莎厅上,忍教司马湿青衫。
此挽联以细腻之笔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上联“炜管擅清词,红药阶前,曾伴郎君吟彩笔”中,“炜管”比喻逝者才华横溢,其清雅之词如同红药般在阶前绽放,与郎君共赏,营造出一种文采飞扬、情感深厚的场景。下联“绳床惊噩梦,绿莎厅上,忍教司马湿青衫”则通过“噩梦”和“司马湿青衫”的典故,表达了逝者离去后留下的悲痛与不舍,仿佛梦境被惊醒,绿莎厅上弥漫着哀伤,司马(此处借指逝者)的青衫也被泪水浸湿,形象地展现了悼念者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此挽联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典故,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高度赞扬与深情怀念,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与文学素养。通过对比与联想,将生者与逝者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悼念之情更加深沉而动人。
不详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实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元相送面如生。
三策治河书,纬武经文,永作江淮保障;
一篇澄海赋,掞天藻地,蔚为华国文章。
诏起家山,著述已成千卷;
官同岭海,因缘夙缔三山。
十九年晦遁自安,为感君恩投笔起;
三千里疮痍未复,每怀民瘼汗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