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同殿卿登南山(其四)

黄花萧瑟雨中寒,摇落东林木叶丹。

不是故人能载酒,祗今秋色好谁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南山的景色,以黄花、雨、木叶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美丽的氛围。

首句“黄花萧瑟雨中寒”,以“黄花”代表秋天的典型花卉,通过“萧瑟”和“寒”字,渲染出秋雨中的凉意和凋零之感。黄花在雨中显得更加孤寂,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次句“摇落东林木叶丹”,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木叶由绿转红,随风飘落,展现出秋天特有的色彩变化。这里的“东林”可能指的是山林的一角,通过“摇落”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树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情景。

后两句“不是故人能载酒,祗今秋色好谁看”,则转向情感层面。诗人感叹,如果不是有知心的老友相伴,这美好的秋色又有谁能欣赏得到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结合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秋日东村偶题(其一)

西风萧瑟病相如,高枕从他世上疏。

莫道浮云多变态,还将秋色到茅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秋日东村偶题(其二)

五柳青青醉里春,那能长作折腰人。

情知纵酒非生事,昨日罢官今日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九月八日东村送元美

浊酒枯鱼自不贫,黄花况复席边新。

明朝纵及龙山会,那得长逢落帽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荅殿卿冬日招饮田间(其一)

白眼风尘一酒卮,吾徒岂足傲当时。

城中年少空相慕,说着高阳纵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