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夏轩窗倚碧岑,人间尘土莫相侵。
榴花不得春风力,颜色何如桃杏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美景的情境。开篇“长夏轩窗倚碧岑”设定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居所,是在一个高高的窗前,依靠着青翠的山峰,显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意境。“人间尘土莫相侵”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排斥和逃避之心。
接下来的“榴花不得春风力”则是通过对榴花的描写,表现出一种不满或感慨。榴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却因缺乏外界的滋养而未能完全绽放。“颜色何如桃杏深”中,诗人将榴花的颜色比喻为与桃、杏相媲美的深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隐含着对内在之美无法充分展现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
不详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白下春泥尚未乾,汴流更待小潺湲。
不知汝定成行不,寒食今无数日间。
看书不觉雨如渑,稚子惊呼妻怒嗔。
岂意持竿护鸡者,翻同挟策牧羊人。
公如柳柳州,柳桥如柳浪。
恼杀涉溱人,望望不可上。
洞庭生白波,陇首起黄云。
渔舟雾里见,羌笛月中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