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二)

有客踵门来,云自天南至。

喜是同乡人,殷勤问家事。

父母安高堂,兄弟乐田里。

令我闻此言,欣然欲忘寐。

官舍春昼长,冲淡自成趣。

良朋日往来,衷言以相语。

琴书既足乐,得丧亦何预。

卓彼先民言,庶几永终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远方来访的同乡之间的亲切交谈,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充满了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

首句“有客踵门来,云自天南至”,开门见山地描述了一位来自遥远南方的客人来访的情景,为后续的对话和情感铺垫了背景。接着,“喜是同乡人,殷勤问家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同乡的喜悦之情,并通过询问家事,展现了对家乡的深切关怀。

“父母安高堂,兄弟乐田里”两句,通过描绘父母在高堂上安享晚年,兄弟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幸福的向往和怀念。

“令我闻此言,欣然欲忘寐”则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些消息时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仿佛能暂时忘却日常的烦恼,沉浸在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中。

“官舍春昼长,冲淡自成趣”两句,转而描写官舍中的春日时光,通过“冲淡”一词,传达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在宁静春日中找到的乐趣。

“良朋日往来,衷言以相语”则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朋友间的交流和分享,让诗人感到温暖和满足。

最后,“琴书既足乐,得丧亦何预”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认为琴棋书画足以带来快乐,对于得失成败则看得很淡,体现了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卓彼先民言,庶几永终誉”作为结语,引用先贤之言,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得到长久的赞誉,寄寓了对高尚品德和美好名声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友情、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52)

陈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丰城范处士

先生清隐处,孺子昔曾游。

山近云生户,江空月映楼。

飞觞迎媚景,展席俯清流。

轩冕元无梦,何须范蠡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牧马图

草细泉香野色新,五花骄气散春云。

昂头似忆当年事,立仗淩寒夜正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牧牛词

晓光晴逗林霏灭,乌犍踏破春郊雪。

升沈荣辱耳不闻,横笛一声山石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

万里驰驱上帝州,夜灯尊酒话绸缪。

旅怀忽起乡园梦,逸兴应随潞渚舟。

玉润惭非红杏雨,冰清照破碧天秋。

悬知后夜相思处,月满关山独倚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