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丙子辛巳两游解空寺己亥秋又至思上人徙旧径自怪石中顿发奇观叔亮弟取山谷诗文名阁曰卧龙岩曰青玉盎山之门曰天下胜处令泳之作隶扁为赋七言

两扣云关记昔曾,重来诗眼倍晶明。

路移岩石中间入,人在洞天深处行。

玉盎虚明添翠色,霜钟清冽带秋声。

与君小摘涪翁句,留得青山不朽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回忆起那两扣云关的往昔,再次来访眼中景色更加鲜明。
道路蜿蜒穿过岩石间,仿佛进入洞天福地深处行走。
玉盎中的酒清澈如翠色,秋霜敲响的钟声带着清凉的秋意。
与你一同品评涪翁的诗句,希望借此留下青山不朽的名声。

注释

昔曾:昔日曾经。
诗眼:诗人的眼界或观察力。
洞天:神话中指仙人居住的幽深之地。
玉盎:玉制的酒器。
霜钟:秋天的钟声,象征着时光流逝。
涪翁:指宋代诗人黄庭坚,字鲁直,自号涪翁。
不朽名:永恒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敏求所作,描绘了他多次游览解空寺的经历和感受。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自然景观的奇特。"两扣云关记昔曾"回忆起过去两次探访,此次再来眼前景象更为鲜明。"路移岩石中间入,人在洞天深处行"写出了山路曲折,仿佛进入仙境的感觉。"玉盎虚明添翠色,霜钟清冽带秋声"运用比喻,形容山中的清澈潭水和秋天的钟声,营造出宁静而清凉的氛围。

诗人引用黄庭坚(涪翁)的诗句,并与友人共同欣赏这如画的风景,期望这些美景能流传后世,留下不朽的名声。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游历为线索,融合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体现了宋诗的山水诗风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29)

黄敏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诗人余叔云(其一)

万柳堤边住,挑云过艾东。

未应为计左,轻去犯诗穷。

双屐江湖上,清名宇宙中。

折梅作行供,香已破椒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柳絮

近日柔丝可着鸦,又分晴絮落天涯。

绝无气力元非雪,空费形容不是花。

便解与春遮去路,也添为客重思家。

雨馀留得閒踪迹,绿染浮萍夜听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偶成

熨开诗眼静中观,春在虚无杳霭间。

风老山樊香世界,日烘踯躅锦屏山。

峙粮备岁蜂开户,坚壁防春燕抱关。

不被东风相鼓弄,苍波依旧白鸥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落星寺

星江山水甲江东,所到僧房各不同。

拳石不知何代陨,数椽恰占一湖中。

庐山屏倚朝昏碧,彭蠡帆分上下风。

除却金焦相伯仲,其他无此水晶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