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秋思》,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哀愁与离别的伤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秋思不可触,触处定伤离”,开篇即点明主题,秋日的思绪难以触及,一旦触及便触动离愁别绪。接着,“是日看杨柳,青青异昔时”两句,以杨柳的生长变化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今日之杨柳已非往日之青翠,暗含着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羊肠先雁路,马首后鸦期”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道路比作羊肠小道,预示着前行之路的曲折艰难;同时,将雁群南飞和乌鸦归巢的季节性行为,与人的行旅相联系,暗示着人生的旅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终点的未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与归途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复杂感受。
最后,“行路难如此,踦人方自知”两句,直抒胸臆,感叹行路之艰难,而这种艰难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深刻体会。这里不仅指实际的行走之难,更蕴含了对人生旅途上种种困难与挑战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我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
整体而言,《秋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离别等主题的独到见解,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