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沁徽之骨亦清,翠光如水漾空明。
只图一见此君面,谁更问人閒姓名。
这首诗《王子猷看竹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王子猷看竹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秋沁徽之骨亦清”,以秋天的清冷氛围为背景,暗示竹子在秋季依然保持其清雅之气,仿佛其本质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细微之处,展现出竹子坚韧不拔、清高脱俗的品格。
次句“翠光如水漾空明”,进一步描绘了竹林中翠绿的光芒如同清澈的水流般在空中荡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视觉效果,强调了竹子生长环境的纯净与和谐。
后两句“只图一见此君面,谁更问人閒姓名”,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敬仰之情。他只希望亲眼见到竹子的风采,至于竹子背后的人或故事,都已经不再重要。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纯粹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竹子作为自然界中高洁象征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雪夜怀人泛剡溪,造门而返是还非。
不曾相见犹相见,满载清风独自归。
少妇当垆应怪人,陶陶一觉了残更。
无情不作如花想,梦见醉乡生月明。
酒国韶光无际涯,大人境界绝朋侪。
生来自有一方地,何待醉终才始埋。
独抱洋洋太古心,王门何苦欲相寻。
狂来宁可破琴去,不许俗人闻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