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逸宣义披仙馆(其一)

弟兄相踵上青冥,遗迹空馀压郡城。

似惜高风久零落,故开华馆面峥嵘。

楼台宛转明朝日,图史纷披照短檠。

疑有双凫求紫府,檐间时送步虚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兄弟们相继登上青天,昔日遗迹只留下压在城头的痕迹。
似乎惋惜那高尚的风骨长久地消散,所以特意打开华丽的馆阁,显得雄伟峻峭。
明天的日光照耀下,楼台曲折错落,图书史籍照亮了简陋的灯架。
仿佛有两只天鹅向往紫色的仙境,屋檐间不时传来仙乐般的步虚声。

注释

弟兄:兄弟。
踵:跟随。
青冥:青天。
遗迹:昔日遗迹。
压:残留。
郡城:城头。
似惜:似乎惋惜。
高风:高尚的风骨。
零落:消散。
华馆:华丽的馆阁。
峥嵘:雄伟峻峭。
楼台:楼阁。
宛转:曲折错落。
明朝日:明天的日光。
图史:图书史籍。
短檠:简陋的灯架。
双凫:两只天鹅。
紫府:紫色的仙境。
檐间:屋檐。
步虚声:仙乐般的声息。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吴颐所作,名为《明逸宣义披仙馆(其一)》。通过这短短的五言绝句,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深刻感慨与怀念,以及他对于文化传承的渴望。

“弟兄相踵上青冥,遗迹空馀压郡城。”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英雄辈出的场景。“青冥”指的是古代帝王陵墓,“遗迹”则是历史的遗留。诗人通过“相踵”一词,表现出对先贤后进之间精神传承的感慨,而“空馀压郡城”则透露出一种历史沉重与时代变迁的无奈。

“似惜高风久零落,故开华馆面峥嵘。”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昔日辉煌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以及为了传承这种精神而建立的“华馆”的壮丽景象。“面峥嵘”形容建筑的雄伟与坚固,体现出诗人对于恢复往昔繁荣的愿望。

“楼台宛转明朝日,图史纷披照短檠。”这里,“楼台宛转”描绘了古代宫殿的曲折美,而“明朝日”则是对过去辉煌时刻的追忆。“图史纷披”表明诗人在翻阅历史文献,寻找那些被尘封的往事。最后,“照短檠”则可能指的是古代文物或器物上的装饰与图案,是一种文化记忆的象征。

“疑有双凫求紫府,檐间时送步虚声。”诗歌末了两句,通过“双凫”(传说中能够引导人至仙境的鸟)来表达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寻高洁精神世界的向往。最后,“檐间时送步虚声”则是在描绘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通过“檐间”的细腻笔触,我们仿佛能听到那些无形的声音,它们是历史的回响,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呼唤。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化情怀,更体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精神传承的坚持。

收录诗词(16)

吴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明逸宣义披仙馆(其二)

仙境清闲识者稀,几人来此学幽栖。

红泉瑶草春长在,流水桃花路弗迷。

丹气犹涵阶下井,遗踪难认壁间题。

祇怜星石今无恙,夜夜寒光北斗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效孟浩然体寄呈邦宪明府

缪致栖鸾叹,频烦荐鹗书。

未能抛斗米,岂不爱吾庐。

与世多乖迕,论才信阔疏。

故人应笑我,早晚遂归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酥花韵

玉指纤纤出后房,似矜随意得奇芳。

只愁暖律争先落,赖有凝脂可旋妆。

近比含饴知有味,不须嚼蕊自闻香。

未应力欲争春巧,喜士深心庶可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月石

嫦娥促轻车,翩翩下瑶城。

穷幽得灵山,意欲家平生。

隳石拟素魄,神功夜无声。

佳桂愿托根,老兔祈偕行。

上帝闻之怒,地祇夺我睛。

交诏责其归,命驾涕以横。

事往千古后,殷勤有馀情。

夜半纤云收,回光对两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