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蝶恋花(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宫闱中的寂寞与温暖,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以及独处时的孤独感受。
"月冷花寒宫漏促" 一句,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氛围。月光清冷,花朵也被夜寒所沁,时间在宫中的水漏声中迅速流逝,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急迫的情境。
"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 描述的是诗人或主人公在空旷的屋檐下,对着月光,感受到了温暖但却又带有一丝孤单。这里的“玉体”形象美好,通常用来比喻女性的身体,这里的“温无粟”则是对这种美好的留恋。
"弦断鸾胶还再续" 这里则是通过古代乐器的断弦和补救之法,暗示了一种修复关系或情感的愿望。鸾胶是一种用来修补乐器弦线的物质,它在这里象征着修补破碎的心灵联系。
"娇云时霎情难足" 描绘了偶尔的细雨和柔美的云彩,但这种自然景观并未能满足诗人心中的渴望,这里的“情难足”表达了一种深层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解道双鸳愁独宿" 这里提到的是一种孤独的宿命,双鸳鸟通常象征着夫妻或情侣的和谐生活,而这里却是“愁独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关系的渴望与现实中的孤单感。
"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 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生灵间的亲密和追随。宿在翠绿之中,与鲜红共处,而蛱蝶之间也是一种天然的吸引和追随,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互动的向往。
"蓬海路遥天六六" 这里的“蓬海”通常用来形容距离之远,结合后文的“骑黄鹄”,可以理解为对自由飞翔、遨游四海的向往。数字“六六”在这里可能是为了音韵上的和谐而使用。
"终须伴我骑黄鶴" 这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有一种美好的存在能够一直陪伴着自己,就像传说中的仙人骑乘神鸟黄鹄一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渴望和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对孤独感受的深刻体悟,以及对自由与陪伴之情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