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海岭重重接紫虚",开篇即展现出大海之滨的山岭连绵不断,直入云霄,仿佛与天空的紫色虚无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高人还肯敞仙裾",诗人邀请那位住在桐柏山的李道士,暗示对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仙人,愿意敞开仙人的衣襟,接纳来访者,流露出对道家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玉蟾点滴有清露",诗人进一步描绘夜晚月光如玉,露珠晶莹,仿佛是仙界的清灵之物,为道书研墨提供了最佳的环境。"少费研朱写道书",这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李道士交流道法,认为在这样的清幽环境下,无需过多的丹砂研磨,就能写出富含深意的道书,寓意着道法自然,无需繁复仪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赞美了道家的隐逸生活和仙人般的超然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