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明叔未央瓦砚

凄凄古月土花碧,溜雨秋檐照萤湿。

龙拿虎搏二千年,火烈风摧见枯质。

铅香蚀尽星萧萧,又逐幽人入潜室。

繁华百阅无好心,净涵秋波墨如漆。

神工巧护有所持,主人郑重董狐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魏初的《题赵明叔未央瓦砚》描绘了一幅古雅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凄凄古月土花碧”,以冷清的月光和斑驳的土花,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溜雨秋檐照萤湿”描绘了秋雨滴落屋檐,映照着湿漉漉的萤火虫,增添了夜的寂静与凄凉。

“龙拿虎搏二千年,火烈风摧见枯质”运用比喻,暗示瓦砚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如同龙虎相争般坚韧,即使经受过烈火和风雨的摧残,其质地依然可见。接下来,“铅香蚀尽星萧萧,又逐幽人入潜室”进一步渲染砚台的古老,铅香消散,只剩下星星点点的痕迹,陪伴着幽居的人进入静谧的书房。

“繁华百阅无好心,净涵秋波墨如漆”表达了对砚台内涵的赞美,尽管历经世事变迁,其内质纯净,犹如秋水般深邃,墨色如漆,寓意其承载的智慧和艺术之美。

最后两句“神工巧护有所持,主人郑重董狐笔”揭示了砚台的价值所在,它不仅是精巧工艺的体现,更是主人严谨治学态度的象征,仿佛董狐之笔般公正严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赞美了未央瓦砚的历史沉淀、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262)

魏初(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 字:太初
  • 号:青崖
  • 籍贯: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

相关古诗词

书听琴赋卷后

寥休爱君如爱弟,为君赋此尽琴意。

寥休既作汗漫游,今君亦从此而逝。

呜呼天地谁知音,明月高山与流水。

形式: 古风

凤翔城南得京都家书

凤翔城南山路迷,凤翔城东人来稀。

黄尘鞍马偶相及,乃是史子京都归。

仓忙问讯语未已,手出平安遗我思。

开缄一读为再读,咫尺慈颜不远违。

匆匆二月长安道,南北驰心似秋草。

女孙解语学念诗,应道在家贫亦好。

形式: 古风

杂言送刘乐二公

君看冀北马,逸足一展无九州。

黄金络头亦不恶,要与八骏追真游。

君看万里鹄,六翮搏清秋。

安能只作梁上燕,衔泥附热空啁啾。

吾家刘兄谁与俦,济物不减商川舟。

吾家乐弟师前修,慷慨已识元龙楼。

酒酣气张吐奇焰,霹雳堕地腾蛟虬。

世间俗事不着眼,况复笔墨镌顽鲰。

南风吹云动高兴,拿舟吸翠滦江头。

江头去天才三尺,倾肝露胆皆公侯。

乃知君家富贵本易取,落落不必工雕锼。

我穷闭门秋水隈,买田无力耕无牛。

墙根草色上阶绿,雨中破屋枝撑幽。

不独人嗟我亦嗟,直以不愧消百忧。

因君作别一大笑,始信寓说未易齐鹏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杭州大雪

寸肠不用多蟠结,千计百思徒屑屑。

春风昨夜到梅花,况是西湖好晴雪。

平时走马入燕云,不忆扁舟落江浙。

人生南北亦偶然,造物何尝管调燮。

竹捎松滴玉零星,一样林逋诗苦冽。

神仙官府小洞天,琴鹤正为我辈设。

酒酣击楫回中流,江山逸兴悠然发。

自怜青鬓已如丝,只有丹心犹似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