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象郡(其四)

居近城南楼,步月时散策。

小市早收灯,空山晚吹笛。

儿呼翁可归,恐我意惨戚。

从来坚道念,老去倦形役。

天其卒相予,休以南荒谪。

宴坐及此时,聊观鼻端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象郡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深思。

首句“居近城南楼,步月时散策”描绘了诗人居住在靠近城南的高楼中,夜晚散步于月光之下,悠闲自得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步月”这一古典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接着,“小市早收灯,空山晚吹笛”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小市的灯火早早就熄灭了,空旷的山间传来悠扬的笛声,这种静谧的夜晚场景,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儿呼翁可归,恐我意惨戚”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孩子们呼唤着父亲回家,但诗人却担心自己的心情会变得沉重。这既是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面对新环境时的孤独与忧虑。

“从来坚道念,老去倦形役”两句,诗人回顾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道路信念,同时也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奔波劳碌的生活感到疲惫。这体现了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压力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最后,“天其卒相予,休以南荒谪”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期待与希望。尽管被贬南荒,但诗人相信上天最终会给予他应有的待遇,展现出一种乐观与坚韧的人生态度。

“宴坐及此时,聊观鼻端白”则是诗人在此刻选择静坐,观察自己的鼻端,或许是在反思自我,或是寻求心灵的平静。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11)

李格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女词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 字:文叔
  • 籍贯:山东济南历下
  • 生卒年:约1045~约1105年

相关古诗词

绝句(其一)

步履江村雾雨寒,竹间门巷系黄团。

犹嫌肮脏惊鱼鸟,父老相呼拥道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绝句(其二)

八尺方床织白藤,含风漪里睡瞢腾。

若无万里还家梦,便是三湘退院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驾幸太学倡和

日月天回十二章,诏移清跸幸胶庠。

六龙稳转桥门曲,多士横穿锦仗行。

俎豆威仪瞻阙里,东西风教自周王。

太平谁谓初无象,四海形容在一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句(其一)

邴吉勋劳犹未报,卫公精爽仅能归。

形式: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