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

正东风芳草尽绿,戟辕晓鸣笳鼓。

导碧幢、络绎会华林,大旗卷灵龙雕虎。

行都建、政事中书主。左右丞、双参开府。

据横榻、花簇金狨,试关中、健儿材武。

万貔貅星弹,竞发药烟,更萦丝雨。

想蓟州、新令肃南塘,立三日、浙兵无语。

银枪队、把滑青泥路,梐楯郎、曾何足数。

罥芝盖、密点飘花,举青旂、晚云堆絮。

对南山千尺积雪,铁衣竟忘寒冱。

看五千、貂锦赛云霞,兼晖映、瑶台琪树。

盘马地、万柳垂金缕,怕暮寒、梨花犹舞。

报天子、罴卧关门,奏铙歌、一篇朱鹭。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晨曦中的壮观景象,东风吹绿芳草,军队在号角声中集结,浩荡的队伍穿过华林,大旗飘扬,象征着威武的龙虎图案。行都之中,政事由中书主持,左右丞相辅佐,权贵们坐在装饰华丽的榻上,展示着关中勇士的雄姿。万军如星,演习中烟雾弥漫,细雨缠绵,显示出军事训练的严肃与紧张。

诗人接着想象边疆蓟州,新令严明,浙兵肃然无声,银枪队在泥路上行进,显示出纪律严整。将领们的仪仗队如云般密集,旗帜飘扬,如同晚云堆叠。在南山之下,积雪皑皑,尽管寒冷,战士们却毫不畏惧,犹如瑶台仙境中的英勇之师。

最后,诗人描述了盘马之地,柳树挂满金色,担心傍晚的寒气会使梨花飘落。然而,他们决心以战报国,天子守卫的关门之外,铙歌奏响,朱鹭展翅,象征着胜利的凯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清朝末年军事气象和国家威仪,以及将士们的忠诚与勇猛。樊增祥的笔触既有壮丽的战争场面,又有深沉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慢

写天际、乌云画景,放慢春色。

雕槛梨花伫月,中庭蕙草沁雪。

念绣被、薰垆通夜爇。炷沈麝、到晓犹热。

问苏合轻裘紫骝马,谁曾过南陌。情切。

褪花杏子羞结。奈昨夜东风胭脂坠,点点罗袂血。

还拣取嫣红,和柳轻折。

锦书未灭,凭燕儿、传与朝云消息。

百五韶华须邀勒,尽拖逗、晚霞一脉。

漫惆怅、西园花信涩。

后边有、冉冉红云,望不极,幽芳最得天怜惜。

形式:

浣溪纱慢

对舒紫燕翼,双结青梅子。海棠翠叶,还比花时美。

丝雨弄晴,荡得春如水。罗帐朝慵起。

无奈晓莺啼,一声声、红窗近底。倩谁寄。

寄洛浦相思,把珠珰暗结,绡帕密缄,自写珍珠字。

蝴蝶梦中,逐趁人千里。昨夜灯花喜。

为问甚时,归又还、将蔷薇笑指。

形式:

霜天晓角

芳树谁家。玉兰初试花。

折得一枝雪艳,宜伴取、宝珠茶。瑶华。红欠些。

玉颜生酒霞。捉得藐姑仙臂,凭点注、守宫砂。

形式:

卜算子慢.春夜月下寄杭州故人

银塘浸月,香灶禁烟,淡泞白梨花影。

拂槛遮楼,蜀柳一株端正。明润。

念疏疏、暖雨江南杏。

奈久对霜台,列柏戟乌总恋西省。北去金鞍整。

料卅六闲鸥,圣湖相等。未到孤山,早寄六桥梅信。

疏俊。是金貂队里林和靖。

待细说、西都旧事,与越溪人听。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