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故宫秋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六宫春色一宵残”暗示昔日皇宫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秋夜凄凉。次句“夷难何人策治安”暗指国家面临外患,无人能提出有效的治国方略。
第三句“去国登瀛唐学士”借唐朝学士出使海外的典故,表达对贤才未能施展抱负的惋惜。第四句“降城执戟汉材官”则以汉代将领的形象,感叹有才能的人被闲置不用。
第五句“瑶宫有扇捐金雀”描绘了宫殿中的奢华,但如今只剩下空寂,连象征皇权的金雀也无人问津。第六句“紫塞无旗卷角端”进一步渲染了宫殿的荒凉,旗帜不再飘扬,象征着权力的消逝。
最后两句“花柳亦知宫女散,妆红颦翠簇金銮”以花柳和宫女的凋零,形象地写出宫中人事的变迁,曾经的繁华已不再,只剩下金銮殿孤独地见证这一切。
整首诗通过故宫的秋景,寓言式地表达了对明朝衰落和人才闲置的哀叹,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沧桑之感。